安徽战役以后,“神鹰”军团的一举一动,或者说是陈际帆的一举一动已经能够影响全国战局。1941年的日本军方还在为到底是“北上”还是“南下”争吵不休,中国关内的兵力捉襟见肘,只能无奈地承认在安徽失败的事实。
所以,之后一段时间“神鹰”潜伏在日战区的特工人员提供的情报都清楚地表明,日军在短期内没有再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的迹象。
打了四年,终于在血与火的拼杀中打出一片晴朗的天空来了!
日军在安徽战场的失利,也影响了它在国内其他战场尤其是中原战场的形势,第一战区、第五战区趁机发起局部反攻,巩固或收复了现有的国土,使重庆至安徽之间有了一条安全通道,重庆—西安—洛阳—淮南,或是重庆,西安至信阳至合肥。中国军人浴血奋战打下来的通道,为以后的全国抗战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资保障。
对陈际帆来说,这条通道的实际意义就要重大得多了,为了打通关节,他让发展委员会组织了大约两千吨粮食运往河南,交给第一战区作为粮饷。陈际帆这一举动一下子得到了各战区长官的赞扬,更得到了重庆国民政府的肯定,粮食虽然不多,可对于已经穷途末路的国民政府而言,这意味着军队首次吃到了光复的国土上产出的粮食。
陈际帆向军委会的报告中很谦虚地称,由于自己的运输条件实在有限,加上日军飞机不停地轰炸,只能先提供这一点粮食为国家分忧,今后,安徽出产的粮食、煤炭在保证军民所需的基础上,他将继续向重庆、长沙等地继续调拨,以期为国分忧。最后陈际帆才说到正题,说他们联系在国外的朋友凑了一笔钱,购买的物资已经在路上,如果到了昆明,还请军委会发放批文允许通过等等。
“汤恩伯的大米不好吃啊,这是陈际帆出的买路钱,人家把我们当强盗了。”由于日本间谍的暗杀,老蒋很少出门,就呆在他的官邸里。
“我看啊,有总比没有强,他要真捂着这里大米,我们还能吃了他?”宋美龄接过话头。
“我的学生中要是有一半能赶上他的,我这个领袖何至于躲在这里晒太阳?”老蒋长叹一声。
“达令,话不能这么说,他们虽然不是黄埔出身,可要不是你这个日理万机的领袖时常关照,他们能有今天?最好的前途最多也就是安徽的一支保安部队而已。”
“夫人不用安慰我,陈际帆志向远大,桂系的人是捆不住人家的,没有我,他们还能攀上共产党,就算不攀共产党,还有美国人、德国人给他们撑腰,对了,外交部转过来一份备忘录,夫人你看了吗?”
现在宋美龄几乎成了蒋介石的私人秘书,其实有时候老蒋显得非常寂寞,长期的独裁让他已经高高在上,为了维持这种所谓的威望,他不得不在人前装出一副领袖的样子,可老蒋的内心现在是很脆弱的,有时候他真有种冲动想见见远在安徽的那个从未谋面的家伙,对他说说心里话。
宋美龄拿起这份文件仔细读了一遍,惊讶地问道:“达令,这份备忘录你还没看吗?”
“没有,美国人还能说什么?德国人一打苏联,你看看美国人,忙里忙外的,就差把家搬到斯大林那儿去,我们呢?承诺的物资什么都没有兑现。帝国主义都是一丘之貉!”
“先不要忙下结论,这回美国人好像开了窍,这是美国驻华大使受罗斯福总统命令转来的一份援助清单,有军火、油料和其他物资。还有……”宋美龄不说话了。
“还有什么?”蒋介石好像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还有就是,罗斯福总统委任史迪威少将为总统特使,全权处理清单最后价值五百万美元的援助物资,美国人说得很清楚,史迪威处理的这批物资是专门用于国民革命军‘神鹰’军团及其辖区的。”宋美龄的声音越来越低。
老蒋的霎时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宋美龄赶紧走过来安慰道:“这美国人的东西不是白给的,我们把日本人拖得越久,对美国就越有利。史迪威单独给安徽送物资,这是一个信号,谁作战勇敢,战绩辉煌,谁就能得到美援。达令,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气氛,好好鼓励一下士气。”
“没那么简单,”蒋介石淡淡地说,“美国人这是在警告我,他们在中国除了国民政府,还可以找到其他人。否则为什么要把我这个委员长晾在一边单独援助呢?”
“达令,最近你变得越来越敏感了,”宋美龄好言抚慰丈夫,“日美关系越来越僵,战争是迟早的事,美国人也很担心我们单方面同日本讲和,这才想到加大援助力度。但同时又大张旗鼓地援助陈际帆,这说明什么?”
蒋介石看到夫人脸上越说好像还越开心,一言不发地听她继续讲下去。
“达令,快了,我们的苦日子快要熬到头了。”
老蒋何等精明,终于明白了夫人所说的深意,一个重大的机遇将会来到面前,美日一旦开战,中国将成为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中国人打日本人越多,美国就越高兴,援助就越多。不过,只要能绑在财大气粗的美国战车上,不但一举扭转山穷水复的境地,而且日本的失败也是可期的。抗日战争真的要在自己手里打赢了?自己真的会成为百年来首位领导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领袖?
老蒋的脸色开始变得红润起来,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夫人,话虽如此,可史迪威要绕过政府单独向陈际帆送物资,这件事传出去,对军心影响太大,他们会怎么看我这个委员长?”
“这个不难,你要先把话放出去,对‘神鹰’军团取得的战绩来一次总得表扬,最后侧重点在就在这批援助上,要让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你委员长对战功卓著的部队的奖赏,是你亲自争取来的。至于你的那些学生,也应该让他们学学,该给你这位校长张脸的时候,就不能藏着掖着。美国人不是还有一批价值四千万美元的物资吗,这就是悬赏。”
要是罗斯福和史迪威知道他们仅仅援助几百万美元的物资就给蒋委员长造成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不知作何感想。实际上,罗斯福总统已经预感到战争很快很来临,就算没有战争,美利坚合众国也不可能总是这样隔岸观火,否则战后美国的利益如何让保证?
援助“神鹰”军团并非是要在中国寻找政治代理人,只是为了在未来的战争中多布下一枚棋子而已,本来这枚棋子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但是政治风险太大,只能选择弱一些的“神鹰”军团,再说美制武器在他们手里还能发挥最大效能。
再说了这批援助也不是没有条件的,史迪威作为总统秘密特使和军方代理人,将会和“神鹰”军团协商未来空军进驻和设立雷达站事宜,另外军方还要求得到中国“神鹰”军团使用美制武器的性能评估和战术配合等资料。
说白了,八百万美元的援助只是小小的敲门砖而已,史迪威将会对“神鹰”军团各个方面进行考察评估,才能为总统提供更加令人信服的证据。
1941年七月中旬,史迪威从美国带来的军火物资到达印度加尔各答。受司徒美堂请求,罗斯福总统已经打好招呼,让史迪威把已经堆放在这里半月有余的华侨援华人员物资一并运往昆明。在昆明和蒋介石进行礼节性会谈后,带上发往安徽的物资赶往淮南。
史迪威的行动并不是秘密的,日本人早已获悉,可是日本人却不敢对史迪威的车队采取任何行动,这一切要感谢野心勃勃的赌徒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他一开始是反对和美国过早起冲突的,后来他坚持认为,如果要同美国开战,那就要出其不意一举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然后通过海陆军的联合行动威逼胆小怕事的美国人签订停战条约,保住日本在太平洋和远东的利益。反正,决不能让美国人开动战争机器,山本很清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既然要偷袭,那么在此之前一切会激怒美国人的言行都将被禁止。而陆军在中国战场上的羞人战绩,让陆军在海军面前抬不起头,只能听任海军摆布,眼睁睁地看着史迪威大摇大摆地押运着上千卡车来到安徽。
车队从昆明出发,在西南山区颠簸的公路上走了几天,到重庆作短暂停留,对蒋委员长做礼节性的拜访和商谈后,再次向北经秦岭到达陕西,再从陕西折向东南进入湖北河南两省交界处一战区控制区,再穿过大别山区才来到合肥。
史迪威把货卸在合肥火车站后,轻装简行带着一群随从人员随陈际帆来打淮南。
如此连续的长途远行是史迪威从未经历过的,一路上虽然辛苦,但也让这位中国通欣赏了中国的大好河山,“中国太大了!”这是史迪威内心最强烈的感受。
这么大一个国家,要用多少兵力才能将它完全占领?而且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抵抗给这位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们的文化中,实力不够就被征服,这一点都不奇怪,偏偏日本到了中国,这一招就不灵了,中国不但没有被征服,而且看起来越战越强,日本人投入了这么多兵力,占领的也仅仅是少数城市和交通线而已。
一路上陈际帆骄傲地对史迪威介绍,他们现在所走过的土地,全部是“神鹰”将士用鲜血和生命从日本人手里收回的。看这陈际帆和他手下一军官自豪的神色,史迪威不由想起第一次见到陈际帆的情景。
那时候这支部队只有团的规模,两千多人,可他们和所有中国有见识的高层人士一样,毫不怀疑最后的胜利会属于自己。这真是一个矛盾的民族,他们有时候会在国家上变得可怜兮兮,博取同情,而战争真正到来,他们的内心又充满了自豪,正是这种自豪感,支撑他们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顽强战斗。
史迪威敢和任何一个人打赌,在这一点上,没有一个西方国家能比得上。
不过,他在中国的时间太长,对蒋介石这个独裁者没有任何好感,史迪威固执地认为,中国军队战斗力不强,经济崩溃、民生凋敝,这一切都和蒋介石有直接关系。中国知识界流传着一句话,大体是说,前线已经很困难了,可后方的官吏仍然贪婪地享乐(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作者)。史迪威甚至认为,美国人支援的东西,恐怕也会被贪污掉,所以,援助给“神鹰”的物资,必须亲自由他交到对方手中才放心。
从合肥至淮南这一路上,史迪威透过车窗,还看见了令他震惊的一幕,中国人要么在田间地头勤劳地从事生产,要么就是成组织的在修路搭桥。
“消灭侵略者只是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让国家真正强大起来。”陈际帆漫不经心地回答史迪威的疑问。
“可是你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去赢得这场战争。”史迪威的言下之意是,你们这么穷,应该把资源用在军事上。
“这并不矛盾,”陈际帆说道,“中国人并不怕战争,我们的《孙子兵法》上就说过,战争并不都是罪恶的,要区分它的性质。”
史迪威是读过这本古老的兵书的,他为古代中国人在那个遥远的年代能有如此超出时代的见解感到震惊。
陈际帆接着说:“战争要分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我们正在进行的保卫家园反抗侵略和争取自由的战争就是正义的战争,而日本人的侵略战争就是非正义的战争,中国有句话,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成语陈际帆是生硬地用英语翻译过的)。”
“可是正义还是非正义并没有一个评判标准,任何国家都可以说自己是正义的。”
“不不,”陈际帆笑道,“公道自在人心,举个例子,苏联和芬兰的战争就是非正义的,为此你们美国人除了强烈谴责以外还冻结了苏联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可现在呢,苏联进行的卫国战争,又变成正义的战争,所以历来仇视共产主义的英国和你们不都在积极地进行援助吗?你们甚至还解冻了这些资产,允许苏联在美国购买物资。你看看,我们的祖先早就把这一切看透了。”
史迪威哑口无言,中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不敢想象,一个有着几千年兵法沉淀的军队在掌握了现代军事技术后会焕发出怎样的战斗力。
到了淮南,史迪威和随行人员足足休整息了一整天,第二天才在陈际帆的接风宴会上透出美国军人的精气神来。
宴会很简单,有西餐,也有中国菜,还破天荒地摆上了白兰地酒,中方陪同人员有军团长陈际帆、参谋长胡云峰和独立二旅旅长罗玉刚,情报处长高焕捷等四人。而新上任的副军团长则在合肥负责招待随车来到安徽的华侨人员和美方的技术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实现物资交接。
宴席上史迪威不可避免地要问到“神鹰”军团今后的打算,而陈际帆则毫不讳言要将作战部队扩充至十万人,其中还要有一个坦克师、三个机械化装甲步兵师和一个空降作战旅。
史迪威还没什么,可是他旁边那些军官们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他们的想象中,落后的中国军队既没有像样的工业,也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现代作战理论,就是把坦克交到他们的手里,也产生不了战斗力。
史迪威故意问道:“可是陈将军,恕我直言,不要说安徽,就是整个中国都没有生产哪怕是一辆现代化坦克的能力,至于飞机更是没有,您拿什么来装备您所说的这些师呢?”
“拿鲜血和生命,”陈际帆正色道,“去和你们交换我们需要的装备。”
史迪威和他的军官们一脸茫然,他们甚至怀疑陈际帆是不是喝醉了。
“你们和日本的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想象一下,几十个师团的日军蝗虫一般跑到太平洋,在他们一流的海军掩护下会怎么样?东南亚、菲律宾、关岛、威克岛、荷属东印度、缅甸,最后是澳大利亚、印度甚至是夏威夷群岛。”
“不错,我毫不怀疑美军的作战能力,可是要阻止他们,将军想过没有,需要征召多少美国青年参军呢?需要付出多大的伤亡呢?美国人民的承受力怎么样?总统的压力又怎么样?还有国会的反对党会怎么样?”
史迪威彻底无语。陈际帆说的都是事实,甚至和罗斯福总统私底下的讲话如出一辙。
“如果不能阻止日军,日军会从印度杀向中东,与北非沙漠上的德国人、意大利人一起夹击埃及,切断苏伊士运河,从苏联南面开辟新的战线,想想,到时候会怎样?”
陈际帆的话再直接不过了,美方人员个个心里都清楚。此刻再听到一遍,也是毛骨悚然。
“你们的总统没有宣战权,国会又不肯宣战,所以,战争的主动权操纵在日本方面,以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您想想看会怎样?”
史迪威明白了,陈际帆的意思就是说,美国人出钱,中国人出人,共同打赢这场战争,对“神鹰”军团的理想,史迪威毫不奇怪,他甚至已经有这样的打算,只是,这样大规模的援助计划,只能通过国会,总统也无权做主。
宴会完毕后的第二天,双方正式就未来的合作展开会谈。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二百五十七章得道多助)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