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举无奈的看着孙毅,对孙毅说道:“应天已然是这样无可奈何了,你小子先看看这个东西吧。”说着徐鹏举拿出了一份递给了孙毅。
孙毅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一份奏章,是徐鹏举上书给兵部的一份关于浙东大捷的文章。
这一阵子在东南人声鼎沸热热闹闹的浙东大捷孙毅和徐鹏举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表面上首功是徐瑞,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实际上则是孙毅以身犯险,才有了今天的浙东大捷。
徐鹏举对孙毅说道:“浙东的首功必须给瑞儿,但是我们徐家也不会亏待你,你在看一看这个东西吧。”
徐鹏举给孙毅了另一份奏章,奏章上写的是向朝廷请功,给了孙毅一个世袭锦衣卫总旗的职务,封妻荫子是古代人最高的理想。
徐鹏举对孙毅说道:“职位虽然不高,但是也是一个世袭罔替的,以后再有机会还可以慢慢的往上提嘛。”
其实浙东大捷这件事不管是什么愿意,都必须是徐瑞的,因为徐瑞擅自领兵登岛,已然是抗命,无功既是大罪。
换一句话说,浙东大捷的头功给了徐瑞的话,徐瑞世子的地位就可以稳固了。
孙毅对徐鹏举说道:“老公爷,这些事小侄都懂,谢公爷栽培。”
徐鹏举对孙毅说道:“行了,有个浙东大捷垫底,陛下一旦怪罪起应天的这个事来,我这个老东西还有个说头,要不然恐怕我这把老骨头,恐怕又要让人骂个狗血淋头了。”
有了浙东大捷,徐鹏举就可以借口精锐全在浙东参战,这样的话,大部分的责任就成了胡宗宪的指挥不力,徐鹏举监督有过,对于东南武备松弛的责任就不会有人提了。
不过即便是这个样子,徐鹏举心里还是有点打鼓,对孙毅说道:“贤侄啊,这应天现在是既无精兵也无良将,贤侄可有退敌之策?”
孙毅摇了摇头,对徐鹏举说道:“这个事情小侄觉得应该没有这么简单,所以……”
徐鹏举似乎是已经认定了了孙毅,对孙毅说道:“没事,这几天在这里南京兵部和应天的守备都会过来跟老夫商量,你在一边旁听,直到想出办法来为止。”
徐鹏举一点都没有跟孙毅商量的意思,直接就把孙毅给留在了魏国公府。
“那……卑职领命。”孙毅行了个军礼,对徐鹏举。
徐鹏举笑道:“行了,刚说了你又忘了?不要称卑职,就把这当自己家就可以了。”
说完之后,徐鹏举还给孙毅安排了一个房间,让孙毅在这里住了下来。
当天晚上,孙毅才再次的见到了徐瑞,这货明显把愤怒化为食欲了。
孙毅只看到徐鹏举吃哪盘菜,徐瑞就三下五除二的解决掉哪盘菜,这可能是徐瑞作为一个吃货唯一报复徐鹏举的办法了。
不过这样一来也连累了孙毅,一顿饭都没怎么吃饱。
吃过饭之后,徐瑞就被押回了自己的房间,就在徐瑞回去之后,南京的大小将领齐聚魏国公府。
徐鹏举把孙毅也叫了过来,徐鹏举对着一个将领问道:“汝贤,怎么,又出什么事了?”
“魏国公,咱们不能在这么闭门不开了啊。”秦汝贤对徐鹏举继续说道:“这一季的粮食还没有运进城,这金陵百万百姓的嘴里还是空的呢。”
徐鹏举好像是想到了什么,赶紧问道:“粮仓里还有多少粮食?”秦汝贤对徐鹏举说道:“这个卑职不知,但是户部的仓里应该是已经见底了啊!”
孙毅暗暗吃了一惊,看起来徐鹏举这个闭门不战的策略是必胜的,但是这个策略最大的漏洞就是粮草问题。
徐鹏举皱着眉头问道:“城里还能凑出多少部队?”徐鹏举自己清楚自己的家底子。这城里恐怕就没什么部队了。
徐鹏举也想把这几个倭寇给吃掉,但是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徐瑞其实也被带过来旁听了,徐瑞这个时候悄悄的拉了拉孙毅的衣袖,对孙毅说道:“你出来,跟我出来一下。”
说完徐瑞就拉着孙毅往外走,出了门以后,那两个大汉也跟着出来了,孙毅问道:“你把我拉出来干什么?”
徐瑞对孙毅说道:“老爷子其实不知道,其实城里有支部队可以很轻松的把那几十个倭寇给吃掉。”
孙毅一惊,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城里还有人藏兵?”毕竟徐瑞也知道,这城里只有几万老弱病残,最多就是守守城罢了,现在又说有部队能吃掉这伙倭寇,孙毅实在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徐瑞笑着对孙毅说道:“等会你回去跟老爷子说让老爷子和朝廷出面,让这城里的勋贵把自己家的私兵都放出来,就行了。”
孙毅一愣,问道:“私兵?这城里还有人养私兵?”毕竟大明也算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怎么会允许旧都里有这么多人养自己的部队。
徐瑞对孙毅说道:“就是私兵,但是人数并不多,每家不过多则几十,少则十余人的私兵,但是每个都绝对是以一当十的精兵。”
“那应该也不够吧?”说实话,即便是凑出几十人来,孙毅心里也没多大底气,徐瑞恨铁不成钢的对孙毅说道:“你傻啊!这地方是哪啊!这是应天!”
孙毅恍然大悟,这应天大小勋贵家起来有十几二十家,即便是每家出二十人,加起来也有数百人了,徐鹏举在配上一些普通的明军的话,凑个一千人,也够把这些倭寇给打成渣了。
其实这伙倭寇,孙毅也一惊看出来,应该是真正的倭寇,战斗力的话自然是比那些渔民强太多了,应该是日本某个大名养的死士,不过他们来的目的,却是有些奇怪了。
其实这次倭寇闹南京,在历史上,历史学家认为是日本人试探大明的虚实,所以才有了后来万历年的朝鲜倭乱,只不过很不凑巧中间出了个张居正,把大明拨乱反正,所以日本人碰了一鼻子灰。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