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1)

第八章

1

李子民知道黄海丽没结婚是十多年以后了。

黄海丽从部队退伍后第二年考上了肥城工业大学,她学的专业也是建筑设计,两人学了同专业。黄海丽大学毕业后读了两年研究生,在肥城建筑设计院做了几年建筑师,后来考取了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了博士,研究的课题是城市规划。这一圈子下来,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博士读完后,她选择了清江大学。当时,像她这样海归学者,国内知名大学都是求之不得的,而她却选择了清江大学建筑规划学院。清江大学给她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把建筑规划学院副院长的位置给了她。

在来清江大学任教之前,黄海丽向父母说了自己的决定,两位老人知道闺女当兵时爱过一位小伙子,叫什么名字他们已经记不清了,是不是在清江这座城市也不敢肯定,但他们料定闺女没把那个人丢下。两位老人觉得女儿的这份爱是那么不现实,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期间也没有联系,如此去追寻一位没有勇气爱自己的男人,这不是自找苦吃吗?父母再三再四劝说,让她回肥城工业大学任教,没有成功。

黄海丽决定到清江大学任教是毅然决然的,没有商量的余地。她向父母说也是礼节性的通知一声,父母同意不同意她都会来的。两位老人老泪纵横,苦苦挽留,无济于事。

2

黄海丽与李子民再次相遇是在清江市新区规划论证会上。

黄海丽领着清江大学建筑规划学院的研究生们为清江新区做规划设计,这是她到清江大学任教后的第一次亮相。主持人市规划局局长鲁维金将黄海丽教授据隆重地介绍给参加论证会的各位领导:“主持这次新区规划设计的是黄海丽教授,她是清江大学数得过来的几位海归专家,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生导师,目前是清江大学建筑规划学院副院长。”

李子民听到黄海丽名字时心里“咯噔”一下,是突然下沉的感觉。当时他还怀疑台上的黄海丽是不是自己心中的那个黄海丽,当他看清时,慌忙低下头去,心中一下子塞满了过去的情丝,堵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起身离开会议室,在洗手间用冷水冲了脸才平静下来。他重新回到座位,凝视着黄海丽,没有多少变化,还是那么漂亮,梳理清楚的盘发,眉目清明,腰身窈窕。一身灰色西装,脖颈上扎个淡蓝色丝巾。不施粉黛,不戴首饰,只是多了几分成熟和干练。她站在讲台上用多媒体介绍新区规划的构想,说话干练,一派学者风范。

十多年了,他们没通过信,没打过电话,也没见过面,只是在心中默默地祝福着、思念着。按理说,这十多年会把一切思念带走,会把一切痛苦消磨掉,可在黄海丽身上丝毫没有体现出来。

黄海丽的愿望很朴素,只要能与李子民生活在一座城市里就心满意足了。其实,她是生着李子民气的。一别十多年,音讯全无,让她整日生活在思念中。对李子民而言,他是硬逼着自己把黄海丽忘记的,他是那种自负而又自卑的人,心里是满满的自尊,不想附在黄海丽父亲那棵大树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如果当时听黄海丽的话留在肥城,成了黄家的上门女婿,那他会憋屈一辈子。他明白,如果与黄海丽走到一起,政治前途会顺畅得多,所付出的政治资本也会少得多,可他觉得那种依附与乞讨没什么两样,这种单纯的想法一直支撑着他,尽管他打心眼里喜欢黄海丽,最终是自尊战胜了爱情。这是位把自尊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的主。

李子民做梦也想不到会在这样的场合与自己的初恋情人相遇。

黄海丽在来清江大学之前就知道李子民的情况了。她是通过李子民发表在《建筑周刊》上的一篇《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规划》论文了解到的。那位主编是她的学弟,她给主编发个邮件说想了解《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规划》这篇文章的作者具体情况。这位老兄在大学里就是黄海丽的铁杆追求者,把黄海丽当姑奶奶供着。黄海丽想了解一篇文章的作者情况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他把李子民的工作简历、家庭情况、个人秉性、业余爱好等等,凡是能搜罗的信息全搜罗起来用电子邮件发给她。这位主编大人之所以有这些资料,是因为李子民是全国建筑协会会员,而《建筑周刊》是建筑协会的刊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至此,清江大学进入了黄海丽的视线。

黄海丽到清江大学任教后,没有急着去找李子民,她想已经在这座城市了,见面得找个合适的机会和场合。其实黄海丽非常想见到李子民,那深埋在心中的爱折磨她十多年了,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心上人,但她还是克制了。

这次清江新区规划论证会是市政府委托市规划局组织召开的,这是她到清江大学任教后承接的第一个设计项目,她领着自己的研究生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设计方案。

市政府分管市政建设和规划的常务副市长张冬至非常重视这个规划,决定开门纳谏,召开几次各方人士参加的论证会,广泛征求意见。这次会议的参加对象主要是来自全市建筑规划系统的领导。黄海丽非常重视,她亲自汇报并当场接受与会者的提问。

会议进行一下午。市规划局有意安排论证会在下午进行,以便晚宴上大家有更多的交流时间。会议进行的非常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各自亮明观点,有的领导觉得市领导在场,不发言没面子,东扯葫芦西拉瓢,罗列一套大一小二;还有个别领导说得驴唇不对马嘴,却让人不知所云。这也难怪,外行能说出内行话,需要孜孜不倦的学习,需要不耻下问,现在领导都很忙,参加党组中心组学习都让秘书代劳,哪有时间去学什么建筑规划知识,多数人是在应酬中耗费时间,在杯斛交错中耗尽体力,最后落得一身毛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身体。

李子民一直没敢发言,按理说他是全市建设系统数得过来的几个科班出生的局长,应该对规划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可他面对台上的黄海丽,心里有点发虚,连发言的勇气都没有了。应该说他准备好了,却没有信心。一直挨到最后,与会的领导基本说完了,剩下该张冬至副市长总结了。

张冬至左右看看,目光停留在李子民身上。由于赵万里与李子民的特殊关系,张冬至对李子民有点印象,他直接点名:“子民同志,怎么没发言?你可是科班出生,还有点时间,谈谈你的看法吧!”

李子民这时才不得不抬起头来,他没朝张冬至看,却凝视着台上的黄海丽,目光对视,黄海丽愣住了,她直瞪瞪地看着李子民,眼里充满了惊喜,这一瞬间的变化一擦而过,没有让台下的领导看出她神情的细微变化,脸上立刻呈现出职业的微笑。

李子民站起来朝台上的黄海丽点点头,移开目光,环视全场。这时会场服务人员将移动话筒放到他面前,他将话筒拿在手上,站着说了自己的观点:“听了黄教授对清江新区的规划汇报,很受启发。建设一座城市就应当规划先行,规划好才能建设好,同时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我们清江市对外宣传的口号非常好,‘名人故里,生态家园,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水是我们这座城市所独有的资源,黄教授的规划定位也是从打造水上花园新城展开的,规划中对中心区域建设提出了优化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内涵品质、强化科学管理、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建设全国知名的宜居宜业城市、旅游文化名城的设想,这让我们耳目一新。”

李子民的发言立刻引起了张冬至的注意,到底是科班出生,提纲挈领,出言不凡。

黄海丽认真听着李子民的发言,她向三名研究生示意,将发言者的话全部录下来。十多年没听到心上人的声音了,还是原来的口音,还是原来的音质,只是多了几分沉稳。

李子民接着说:“应该说我们清江是一身名牌,一座洪水湖给了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利资源,一条大运河留下了许多无价的文化遗产。遗憾的是这些名牌使用的时间久了,有点陈旧了,所以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规划建设出一个新清江,我理解这才是市政府召开这次新区规划论证会的主要目的。”

李子民开场几句话是说给张冬至听的,接下来的话才是说给黄海丽听的:“我对黄教授的设计没什么新的意见,她是专家,她对清江新区的规划构想是崭新的,带着科学发展的理念,这种观念既前卫又科学,而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应该说这是引导性的。马上张市长还要做总结、提建议,我只在理解这项规划上谈谈个人的看法。黄教授对清江新区的规划有三层意思:一是构建开放式空间发展格局的构想。我们清江应当加快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是什么概念?这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应用到城市建设和规划上就是楼群、广场、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等,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建设要科学,要有发展空间。清江新区代表着清江这座城市的未来,那么,清江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与其它城市比高楼,还是比特色。黄教授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那就是立足清江水域特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穿城而过的五条河流的地理优势,打造一座新的漂在水上的城市。她在规划中,突出了‘一核两翼、一体四区’的总体格局。以老城区为核心区,以清江新区和清江工业园为两翼,带动四个区的发展。重点加快运东桥以东,京沪高速以北,宁清高速以南和盐河以西核心区建设,同时,加速清江工业园建设,打造五河口生态绿城,以京沪高速清江站建设为契机,把清江主城区向东扩展,连接机场,带动清江新区和盐河区的发展,提升人气,积聚产业,对接长三角经济走廊;以洪水湖湿地为核心,充分利用洪水湖和五河口湿地资源,高标准建设北部滨湖区和柳树湾旅游度假区,形成城市最具特色和最具吸引力的滨湖休闲旅游板块。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老城区的危陋平房改造,这是必须进行的伤筋动骨的大动作。清江的建设,目前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市区老城区的危陋平房太多,这是我们清江的伤疤,有了这块伤疤,清江这座城市永远美不起来。这是市委、市政府要下决心的。”

李子民的观点把黄海丽吸引住了,事隔三日当刮目相待,面前的李子民再也不是过去的那个新兵蛋子了,他现在是科班出生又经过摔打和砺练的基层领导。李子民看了一眼黄海丽,他看到了鼓励和欣赏的目光,这给他下面的发言增加了信心,他继续说:“黄教授对新区规划的第二个构想是彰显‘水上城市’形象。在座的领导都知道,清江新区的规划是定位在现代化大城市格局上的,同时规划了滨湖、滨河旅游区域,这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如果每座城市都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那全国的城市就没什么区别了,走出家门的游子也记不住乡愁。清江的特色是‘水’,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据我了解,全国二三类城市中有五条河流穿城而过的不多,从黄教授的规划定位上,我们也能看到‘一河一廊,一河一景’的城市景观,使清江这座城市与水融为一体。”

李子民稍微停顿了一下,他看了一眼张冬至,见他听的十分认真才放心大胆地说下去:“黄教授对新区规划的第三个构想是建设绿色生态清江。她的规划定位是将清江市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应该说这个定位是准确的,是高标准的,也是科学的,当然也有难度,充满着挑战。但这是清江市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条路非走不可。我注意到,在清江新区的规划中,黄教授特意提到了五河口自然保护区、古运河名胜区、滨湖湿地公园、饮用水资源地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性控制,增加了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城区饮用水安全,并规划了柳树湾、桃花坞生态公园。这是我们清江追求多年的目标,符合老百姓的心愿。这样的保护性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是科学的理念,是造福子孙的长远规划,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个规划,并为之付出努力。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张市长,谢谢黄教授。”

李子民是站着发言的,整个讲话一气呵成,这并不是要表现自己,他是被黄海丽的设计感染了,是有感而发。

张冬至被李子民的话打动了,都说古河区建设局局长有才,确实不一般。张冬至听出来了,李子民全面准确地理解了黄教授的设计理念,同时也婉转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既没有越俎代庖,也没留有余地,说话的分寸把握的得体恰当。他在李子民说话的基础上总结性地说了自己的意见:“听了黄教授对清江新区规划的介绍,听了各位的发言,很受启发,这种启发是来自海归学者的新潮思想,代表着世界前卫观念。黄教授的规划理念,说白了是今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种大趋势。大家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集思广益是我们这次论证会的出发点。我与各位的认同一致,黄教授为清江新区拿出‘一核两翼、一体四区’的定位是准确的,对做足水文章的‘一河一廊,一河一景’构想是切合实际的,正如子民同志刚才说的那样,‘水’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灵魂,是独有的地域优势,无法复制。所以,我们的规划不能离开水。什么是科学?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就是科学。什么是科学规划?符合本地地域特点的规划就是科学规划。这本身也是一种强势文化。黄教授通过对清江新区的规划提供给我们的观念是科学的、新颖的、前卫的,在座的各位领导要认真学习。我们平时说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嘴上,要落实到行动上。请市规划局综合一下各位领导的建议,对规划提出修改意见,请黄教授再进行一些调整,然后征求专家和市民代表的意见,完稿后提交市十一届三次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张冬至的总结性讲话宏观而理性,即有自己的态度,也有对下属的要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黄教授的感谢,这就是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

3

晚宴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市规划局局长鲁维金作了简短的致辞后宴会开始。

黄海丽作为重要客人与张冬至和市规划局领导坐在一桌,李子民是被邀请参加规划座谈会的,他这样的身份还坐不到主宾席上。

礼节性的宴会进行的很快,大家出于礼貌,不会像朋友聚会那样吆五喝六的攀酒,互相表示表示心意就完事了。宴会快要结束时,张冬至想起了李子民,他对身边的鲁维金说:“叫李子民过来敬酒。”鲁局长忙跑过去叫李子民:“子民局长!领导请你过去陪美女教授喝酒,赶紧的!”同桌的几位各县区建设局的领导一阵欢呼:“子民,把我们的心意也带到,表示对美女教授的敬意,你也可以乘机和她套套近乎。”李子民说:“你们别起哄,我还真想成为黄教授的学生。”他装着与黄海丽不认识的样子,端着酒杯走过去。

李子民一米八零的个子,短发正脸,五官端庄,脸庞没有皱纹赘肉,身材匀称,身着深蓝色西装,一条金黄色领带非常醒目。他知道今天可能要发言,着意打扮一番,出门时何春雨还嘀咕:“今天真是稀罕,打扮的这么鲜亮,见情人呀?”李子民平时不这样装饰自己,他解释说:“今天市政府召开清江新区规划论证会,我可能要发言。”他万万没有想到能与初恋情人相遇,还真被何春雨说中了。宴会开始时,李子民已经想好了,等宴会结束约黄海丽出去走走,叙叙旧。

李子民步履轻松地来到主桌,站在张市长与黄海丽身后,洒脱自然,表情谦恭。张冬至说:“子民,你和黄教授应该是有共同语言的,你们学的是同一专业吧?”李子民说:“市长,我学的那点专业知识早被酒水带走了。”张冬至说:“你要拜黄教授为师,好好跟黄教授学习。”黄海丽站起来:“市长过奖了,李局长的发言专业性强、入情入理,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们应当向他学习。”李子民说:“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行业管理干部,的确需要系统学习,如果黄教授不嫌弃,请您在申请年度研究生名额时多争取一个,我不靠关系,不走后门,全力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争取成为你的学生,我先敬老师一杯。”李子民一手端杯,一手抚着领带,微躬身体。黄海丽说:“我不善饮酒,以茶代酒吧。”两个人举杯相碰,目光相迎,透出绵绵爱意。李子民又斟了一杯:“这杯酒表达两层意思,一是感谢您给我们清江新区做了一个很好的规划;二是我要通过考试,成为您的研究生。”黄海丽端起茶杯说:“规划才刚刚开始,应当感谢张市长和市规划局的领导对我们设计团队的信任,我会尽全力将规划做得更好。这样吧!我们共同敬张市长一杯。”张冬至很乐意,笑声爽朗:“好!为我们清江新区规划有个良好的开始干杯。”三人同时举杯,一饮而尽。

李子民恭谦地站在黄海丽身后,还在为研究生的事争取:“不知黄教授能否收我为徒。”黄海丽说:“你这么优秀的人才我可没有机会收在门下,你可以报更好一点的大学,比如东南大学的建筑规划专业是这所大学的传统学科,名气大,实力强。”

黄海丽的话一语双关,但又听不出揶揄之气。这么多年的相思之苦,已经把她的心胸填满了,有再多的怨声怨气都不为过,可她不能在这样的场合表露心迹,她得在领导面前装出以前不认识李子民的样子。张冬至说:“市政府正准备与清江大学协商,请你们帮助我们市开办一个在职本科班。把基层建筑规划系统有中专、大专学历的干部培训培训,这本身也是你们大学办学方向吗?”黄海丽说:“在职本科生的招生问题学校函授部正在拿方案,在职研究生的招生估计还要有个过程。清江大学在清江市的地盘上,你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该不成问题,但必须通过全国成人统一高考,这样取得的文凭才有效。”张冬至立刻把秘书叫过来:“记住提醒我,下个星期抽空去拜访清江大学领导,事先预约一下,大学领导的时间宝贵,不要做不速之客。”秘书立刻掏出笔和本子记下了张冬至的话。

简短的晚宴很快结束了,大家握手寒暄,含笑告别。黄海丽的三个研究生是搭乘她的车子来的,宴会结束后都迅速地上了老师的车子。黄海丽站在自己的车头与诸位领导打招呼。

李子民走过去说:“如果方便的话,我想请黄教授喝茶。”李子民说话的声音很低,很诚恳。黄海丽伸出手与李子民握手告别:“谢谢!你看我还有学生搭车,再说时间也不早了,下次有机会我请你和你的爱人何春雨喝茶。对了,别忘了把你的宝贝女儿李小雨带上。”黄海丽的话说的轻松自如,不遮不掩。

李子民吃惊地看着黄海丽,他没想到黄海丽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的如此清楚。黄海丽见市规划局鲁维金一行领导过来,悄悄地对李子民说:“好了,快回家吧!以后有的是机会。”她撇开李子民忙迎上去与鲁维金打招呼:“感谢鲁局长给我提供了与各位领导见面的机会,感谢你的盛情款待,论证会上各位领导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会在规划中体现的,我们将用真诚而认真的态度来完成这项工作。”她一边说话一边与领导们握手,上车后也没忘摇下车窗与领导们告别:“再见!”

“再见!”大家举手示意。

黄海丽的车子轻轻地开出宾馆大门。

最新小说: 都市:从恋爱先生开始 天降四个姐姐 直播:从死鱼正口开始的跑山人 让你去背锅,你居然创造万亿市值 风流村事 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 盖世医神 婚纱追星网暴我?京城世家齐出手 重生之我真没想当男神 都市之神帝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