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一个看客的视角,俯视着这片灰色的梦境。
梦境里的世界有一种久远的熟悉感,那是她曾经生活的地方,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开元盛世。
在唐玄宗的励精图治之下,整个唐朝在各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在长安城尤其明显,仅仅只是长安城的一条街道上,就有各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外国人来来往往,人们脸上都挂着笑容,他们互相交谈,嬉戏,看起来好不热闹。
一个女子从一家高档的糕点坊出来,两手拎着两个包装精致的盒子,匆匆向这条街的一端走去,路上,遇到了认识的大婶,她停下来礼貌的打了个招呼,大婶从自身带着的竹筐里拿了一包东西硬塞给她,寒暄几句,她便再次匆匆赶路。
不一会儿,一个大宅子在街道的尽头显现了出来,宅子上方挂着大大的两个字,姚府。
女子看见了姚府的匾额,加快了脚下的步伐,一路小跑进了姚府。
“夫人,点心买回来了!”
“辛苦你了,春草,来,先喝口水吧。”一个雍容华贵但仪态大方的中年贵妇将桌子上的一杯水递给了急匆匆跑进门的女子,她是姚府的女主人,因姚将军在朝廷是个忙人,这姚府上下,几乎都是她一手在打理,是个厉害的女人,但却不刻薄,并且恰恰相反,还很友好善良,对待别人总是和蔼可亲,被很多人喜欢。
叫春草的女子是她的贴身丫鬟,刚刚是去替她跑腿办事了。
春草弯腰接过姚夫人递来的水杯,道声:“谢夫人。”便一饮而尽。
姚夫人打开点心盒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盖上盖子,对春草说:“小心点儿喝,别呛着。”
“谢夫人关心,春草没事儿。”
“这是什么?”姚夫人看到点心盒旁边还有一个小包,问道。
春草回答:“瞧我这记性,竟然忘记跟夫人说,路上遇到了王大娘,这是她给的,说是谢谢夫人上回的救命之恩。”
姚夫人一脸迷惘,她似乎想不起来这个王大娘是谁了,春草提醒说:“夫人真是菩萨心肠,这个王大娘就是住在街头的那个产婆呀,上回下雨天她不是晕倒在雨地里了嘛,是夫人给她找了郎中。”
“哦,是她。”被春草这么一提醒,姚夫人这才想了起来,她说:“我又不缺什么,你怎么好收她的东西?”
“夫人不知道,那王大娘非要给我,我若不收,她便不依不挠连路都不肯让给我走,她说这是她自己晒的一些果干,也不贵重,我见她这么说,才收下的。”
“果干?”姚夫人捏了捏纸包,把它放在了点心盒子上说:“叫人一并带着吧,听闻张大人的小女儿素来喜爱这些小零食,今日我要去他府上拜访,你便又遇见了会做果干的故人,想必是老天爷要我给她带了去。”
“是,夫人。”春草对着门外喊了声:“备轿!”
很快,姚府的轿撵就出发了,他们向着春草买点心的反方向走去,不一阵子,就到了张府。
张府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不断有人提着各种礼盒走进张府的大门。
姚夫人掀开轿撵的帘子,春草连忙上前搀扶,顺带命人把点心盒子小心的带上,姚夫人下地之后,春草便赶紧退到姚夫人身后,接过了旁边人手中的点心盒子,那人虽不愿意看春草这么殷勤示好,也并不想把点心盒子交给她,可却知道春草是姚夫人最疼爱的丫鬟,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把点心盒子交了出去。
姚夫人走到门口,张府的人一眼就认了出来,毕恭毕敬的向姚夫人行了李,大声报道:“姚元宗将军夫人到!”
正在与客人交谈的张士璟听闻,立即亲自上前迎接:“大嫂,有失远迎。”
“哪里哪里,元宗今日朝中突然有事不能与我同来,还请张大人见谅。”
“大嫂可知是为何事?”
“元宗尚未与我提及,我也不是很清楚。”
“圣上素来对姚兄赞赏有加,今日突有急事,想来也应是可喜可贺之事。”
“要说可喜可贺之事,当我向张大人道喜,能有这么一个乖巧可人的闺女。”姚夫人正说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从院子一角跑了出来,走路还显得有些踉跄,但却可爱的很,小女孩扑向张士璟的怀中,喊道:“爹爹!”
张士璟抱起小女孩说:“素玉,问姚娘娘好。”
素玉不是第一次见姚夫人了,每一次姚夫人来都会给她带很多好东西,因此,素玉十分喜欢姚夫人,她甜甜的向姚夫人问好道:“姚娘娘好。”
“素玉,你可知自己今年多大了?”
“回姚娘娘的话,素玉今天刚好4岁。”
“素玉可知姚娘娘给你带了什么好的?”
“素玉不知,不过姚娘娘带的素玉都喜欢,素玉就喜欢姚娘娘。”
小孩子的一番甜言蜜语,说的姚夫人喜欢的不得了,春草察言观色比常人更快一步,她不等姚夫人言语,便知道此时该拿着点心盒子呈给张大人了。
张士璟一看那点心盒子,便知是长安城中最有名气的那一家,那里的点心都是限量出售,如果不提前预定,很难订得到的,而且如果客人既非名门望族,又非达官贵人,就算提前预定,恐怕也得排很长很长的时间,不过才是几天前,素玉曾说在别处见过看起来很好吃的点心,没想到姚夫人就真的买到了。这中间,恐怕姚夫人也找了人才能拿得到这盒点心,否则就算以他张士璟的官阶,恐怕也很难插队买到这盒点心。
小小的一盒点心,虽不及珠宝玉器看起来名贵,却也显示了主人在某些方面的深藏不露。
张士璟命人将点心盒子收了起来,素玉眼尖,看见了盒子上的小纸包,伸手要拿却够不到,姚夫人将纸包拿给她,说:“这是姚娘娘认识的婶婶自己做的果干。”
素玉接过纸包,说道:“谢谢姚娘娘。”然后打开了纸包,拿出一块放进嘴里,满脸好吃的表情。
张士璟恭敬的将姚夫人请到了屋内。
姚夫人进了主厅,张士璟早就为姚元宗和她准备好了上等坐,姚元宗没来,她一个人坐在所有来宾的最前方,距离今天的主角素玉也是最近的。
张府之所以会在今天举办这么隆重的活动,是因为张士璟最小的女儿素玉今天是四岁的生日,张士璟共有儿子三名,女儿两名,他的三个儿子都已成年,大儿子已经娶了一个贤德淑慧的妻子,在朝中担任一个小小的官职,其他两个儿子跟随在姚元宗的儿子姚滨的身边,姚元宗是从一品骠骑大将军,他的儿子姚滨似乎得到了父亲在战斗方面的所有真传,从小打架就没有输过,武则天在位后期,朝局曾一度陷入动荡,姚氏父子为唐玄宗稳定朝局付出了不可小嘘的力量,唐朝大名鼎鼎的开元盛世,姚氏父子功不可没。
张士璟与姚元宗是发小,他们从小就是关系很好的兄弟,姚元宗为人仗义,善于舞刀弄枪,屡立战功,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爬上了从一品骠骑大将军的位置,张士璟性格内敛,是个文人雅士,虽不懂武力,却做的一手好诗,他的官阶是正四品秘书少监,而这其中,姚元宗为他出了多少力自然也是不用多说的。
所以对张士璟来说,姚元宗与他的关系更加亲近、密切。
在所有人的眼中,姚元宗一家都是非常令人羡慕的,皇上给予了无尚的恩宠,姚夫人善良大气为人尊重,姚滨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姚府的赫赫威名在长安城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然而,看起来幸福完美的人生有什么样的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知道。
姚夫人此时的眼神正像所有人看着她时那样透露着羡慕的眼光,眼光所到之处,是张士璟的大女儿抱着小女儿画面,张士璟的大女儿只有十二岁,小女儿素玉今天也才刚满四岁,两个孩子生的水灵可人,非常讨人喜欢。
春草在姚夫人身后,虽然看不到姚夫人的表情,但凭她素来的聪慧,也能对姚夫人此时的样子猜个八九不离十,她从小在姚府长大,更是一直深得姚夫人欢心,再加上她本人眼勤手快心眼颇多,对于姚夫人的很多事情都知道的比较清楚。
她知道,姚夫人此时此刻一定又再羡慕着张大人家的两位千金了。
她那位衣食不缺荣华不缺的的主子,缺的,是一个机灵可爱的小闺女。姚将军和姚夫人只有一个独子,就是姚滨,在那之后,姚夫人就再也没有过怀孕的迹象,人年轻的时候对于孩子的事情似乎并不怎么上心,就算只有姚滨一个,姚将军和姚夫人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好,可是随着姚滨的长大,姚将军和姚夫人的年纪逐渐成熟,他们对于孩子也有了空前的渴望,已经有过一个男孩子的夫妻俩,尤其希望,能够再有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子,只是可惜啊,姚夫人一直没有怀孕的迹象,她现在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年轻貌美,怀孕的几率也变的越来越小,每每看到别人家孩子成群,女儿乖巧,她就羡慕的不得了。
正如春草所想的那样,姚夫人此时看着素玉和她的姐姐,心中各种情绪交杂在一起,那两个孩子眉眼间的天真,互相嬉戏的样子,比这世间任何画卷都要好看,她无法把自己的视线从两个孩子的身上抽离哪怕一小会儿。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