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网小说阅读网 > 其他类型 > 带个陶罐去扶贫 > 第一百零五章 资金多样化

第一百零五章 资金多样化(1 / 1)

第一百零四章资金多样化

既然定下了发展致富方略,抓落实是关键。

郑畏住在陈家涧,电话通知毕东风,请郑老爷子派人前来看看。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如何获得上级资金支持?

专业的人才,干专业的事情。

毕东风陪着山城县水利局的专家,赶到陈家涧一看,又是转了一大圈,发现更多让人感动的景观。

湿地,省内绝对少见的最大湿地。

而且,湿地里长了不少稀有树种,还可以找林业部门一起来投资。

湿地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地位举足轻重,国家都有拨款建设的计划。

只要列入计划,资金就会到位。

毕东风调侃一句:“郑主任现在再去跑项目,名正言顺。”

生态开发园区,必须把有关生态的项目全跑了过来。

毕东风的一句调侃,倒让郑畏下定了决心,一项也不能落下。

省城的师兄们能量大着呢,这点事情,还难不住郑畏。

郑畏对毕东风说了句:“你就瞧好吧。”

毕竟是兄弟情份,毕东风跟专家的关系很热络。

最终研究出了建设水源地和开发矿泉水两个项目。

水源地建设,可以蓄水与观光两兼顾,既有民生效益,还有文化效益。

毕东风答应帮着跑望江市,至于省里,还是郑畏自己来搞定吧。

哥俩互相怼着商定之下,把山城县的水利专家给感动了,觉得自己也得起些作用。

他对林业的湿地建设也不陌生,有大学同学在省林业部门工作,当初学习的专来一致,后来研究的方向不同。

现场给省林业部门的大学同学发了微信,把芦苇湖泊拍摄下来,传了上去。

那边回复很快,问明地点,回信说正在组织搞普调,没想到省内还有这么大一片湿地。

得抓坚保护,刻不容缓,别再破坏了。

省林业部门的专家与大学同学对话,很直白,直接感叹:“各地都在大搞建设,湿地越来越少,不是搞成水库,就是开发了度假村,直接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

郑畏看到专家的回信,心里倒是庆幸没有私自搞景观。

把几个需要上级支持的项目,定下推动方略,接下来就自力更生了。

果茶和鱼,都需要郑畏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果茶好说,已经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移植过来便是。

鱼的品种改良,还是第一次。

不过,外地有养殖成功的先例。

他们的赤鳞鱼,据说按条卖,上了餐桌达到二十多元一条。

这样的利润,投资搞起来,肯定前景广阔。

涉及到利益,必须高明白各种利益关系。

股份制公司的投资方式,才能更长久。

否则巨大利益面前,变脸的事情比比皆是。

投资方,首要的是陈家涧,集体经济利益首先保障好,才能谈长远发展。

如果一味地攫取,对当地经济和民生发生没有效益,就背离了初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郑畏越来越把这句话,当成做事情的座右铭,时时警醒自己。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毕东风临离开时,跟郑畏来了这么一句含义颇深的话。

“你当九家涧这个家,有些累啊。”

郑畏对小毕体谅自己的话,还是抱以感谢,重重地拍了拍小毕的肩膀。

“谢谢你!”

下步的投资,少不得毕东风挖空心思,他的十个亿梦想,是越来越近了。

可是为了郑畏当好这个主任,投资也是越来越多。

至于产出,还需要时日啊。

郑畏与毕东风分手后,吩咐已经走马上任的王大力,去把当地水果和鱼取些样本,送到富家涧。他有用处。

王大力没有任何疑问地立即去办,当郑畏赶回富家涧不长时间,他就送到了。

他还保持着当兵时的干净利落劲儿。

当郑畏让他在暖棚里挖个池塘时,也没有含乎,脱掉衣服,只穿背心,马上按标准挖好。

铺好防渗膜,然后准备放水入池时,郑畏想到需要芦苇湖里的水,才能保证鱼的改良适应水质。

当然,也需要两种水质试验一下。

郑畏把自己的想法,跟王大力一说,他马上打电话,让自己的哥哥王大龙拉着湖水过来。

自己又吭吭嗤嗤地挖一个水池,铺好防渗膜,放满一池水。

湖水一到,兄弟俩小心把鱼分别养进两个水池里。

王大龙还带了些鱼食,嘱咐王大力好生喂养。

见王大力还真是个干事的料,郑畏就安排他住在毕东风原来的宿舍里,帮着自己照料鱼和果茶改良。

当然,王大力的主要工作还是守护着自己村的品种改良,不受外来干扰。

吃饭,现在可以到九家涧生态开发园区的食堂去吃。

实际上,王大力在园区里有值班宿舍,却是非常听话地守在暖棚处。

白天由王大力看护着,到了晚上,郑畏会悄悄地独自进暖棚里,利用陶罐进行改良。

整整鼓捣了半个月的时间,郑畏才发现育的果树种子发芽,条枝也重新抽枝。

鱼儿也长了不少,只是个头有局限性,品种限制吧。

王大力却是高兴得不得了,说比湖里最大个头的鱼长得还大。

他早就听说郑畏的传奇,有办法改良品种,当然是郑主任的秘密,不敢细问。

当警卫兵养成的习惯,不该问的,坚决不问。不该说的,坚决不说。

看着长势不错,郑畏就安排王大力回村里选地方养鱼。

选址,不能影响下步的湿地改造和水源地工程施工。

还要考虑到以后观光,游客观赏与购买。

王大力答应下,领会得也很深刻,还举一反三回应到:

“我一定选一个与芦苇湖环境一样的地方,保持石底,生态环保。”

临离开时,王大力小心翼翼地问到:

“我能不能去搞些赤鳞鱼来,试着养养?再就是我当兵还积攒了七八万元钱,能不能入股?”

郑畏笑笑,点头表示同意。

抬手给了王大力一个赞,王大力兴奋地敬了个军礼,转身小步跑,离开。

远远的,郑畏听着他还唱起了军歌《咱当兵的人》。

有这样的人干事,心里痛快极了。

正当郑畏高兴地看着王大力驾车远去时,电话响了。

“望江市这边全搞明白了,水利与林业都要拨付资金。”

毕东风在电话里颇为自得,话说了一半就停住了。

“具体些。”

郑畏了解小毕的德性,加问了一句。

“你猜这事被谁知道了,芦苇和草编如果搞成对外出口,还会获得补贴资金。”

居功自傲啊。

关子卖起来没完了。

最新小说: 谍海偷天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九零福运小俏媳 八零好福妻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