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晋王来了!”一个中年宦官走了进来,他叫王继恩。
表面上,王继恩是宋皇后的心腹,因此得以执掌宫廷大权。而且因为赵匡胤根本不太管内廷之务,曾经内廷由杜太后执掌,现在就是宋皇后了。
实际上,王继恩却已经被赵光义收买了。因为根据现有的形势,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赵光义继位的可能非常大。
除非,赵匡胤能够先把赵光义熬死,这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
甚至秦琅还知道,赵匡胤体内的重金属慢性毒药,绝对是王继恩做的手脚,背后指使者自然是赵光义了。
当然,正史有观点认为,王继恩没有被赵光义收买,赵匡胤也是正常猝死。
可问题是,做为宋皇后的心腹,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了背叛,在赵匡胤刚死,就引领赵光义入宫继位,奠定胜局,这完全说不过去吧?
历史嘛,本来就是造假重灾区,后人去定义真假,本来就比较可笑。真相从来都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在野史里面,赵光义还是所有皇帝中排名第一的用毒高手,许多有名有姓有地位的体面人,都被怀疑是他毒死的,因为那些人死得有些不明不白。
除了赵匡胤之外,其中还有南唐国主李煜,就是那个亡国诗写得相当好的李后主。
还要加上吴越国主钱俶,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赵匡胤和赵光义共同的弟弟赵廷美。
一个是误会,两个是巧合,三个四个五个,别把天下人当作傻子对待。
脑子里转了一圈,秦琅似笑非笑的看了王继恩一眼,然后略显无力的开口道:“让光义进来吧!还有,摆宴,我要和他秉烛夜谈,其他人不许靠近。”
“是!”王继恩恭敬的应了下来,向外退去,传唤赵光义进来,并安排秦琅吩咐的事情。
“臣弟见过官家!”赵光义是一个魁梧中年,进来后立马躬身行礼。
“平身吧!我命不久矣,召你过来,是想和你好好聊一聊,安排一下身后之事!”秦琅淡淡的说道,仿佛大彻大悟,看淡了生死。
实际上,关他屁事儿,死的绝对不会是他!
从演戏角度来讲,完全是差评!
“官家切勿这样说,是谁在胡说八道,应该治他……”赵光义心中一愣,略微一喜,但表面上却非常激动,表达着担心、关怀、愤怒等复杂的情绪。
“好了!凡人生老病死,总有这么一天!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我死之后,谁来继承这大宋江山?”
秦琅摆摆手,他不是政治高手,做事最喜欢爽快直接。按照他的节奏,说话自然就很直白。
毕竟宋朝江山并不安稳,内忧外患一大堆。连赵匡胤自己的愿望里,都没有说不许赵光义继承皇位,他决定最后给一个机会。
可惜,赵光义自己不那么想,根据以往的固定思维,他开始寻找秦琅这句话中隐含着的七十二重解读,也就是传说中的话中有话。
冷汗从赵光义头上流了下来,他觉得秦琅是在告诉他,皇位是不要去想了。
不然的话,要真的属意他继位,官家应该直接说出他的名字,而不是问他人选。
毕竟,赵光义再不要脸,也不敢且不能在这种问题上毛遂自荐,哪怕他无比渴望。
正确的操作程序,或者直接召集大臣,写下继位诏书,确定赵光义为继承人,这是最正统的。
直接下令,赵光义也不能推辞,不然就是抗旨!
再或者,赵匡胤直接自己说出,要让赵光义继位,然后他推辞。
最后三辞三让,兄友弟恭,你好我好大家好!
很明显,在赵光义看来,但凡有一点儿要选他继承皇位的意思,秦琅的这波操作都不对。
皇位之争,不胜则死!
赵光义现在所处的位置,已经不允许他退让了。当不上皇帝,他就只能死。
蝼蚁尚且偷生,赵光义不想死,就只能够奋力一搏!
想到这里,赵光义咬牙道:“臣弟恭听圣谕,不敢枉自揣摩!”
就在这时,王继恩走进来,对秦琅道:“官家,宴席已经摆好!”
从王继恩满眼震惊和惶恐来看,他听到了什么。
“摆宴,然后所有人不得接近接近这里,否则格杀勿论!”秦琅摆手,再对赵光义道:“随我过来坐,今天不论君臣,只论兄弟,咱们说说心里话!”
思来想去,赵匡胤准备打打感情牌,看看后世的鸡汤够不够补!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意思完全被人曲解了,所以秦琅根本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两人坐下,秦琅要亲自倒酒,赵光义赶紧抢先一步,给他满上。
“三弟啊!咱们不说虚的,现在大宋是内忧外患!我如果去了,按理说你是最适合继位的人选,以前我也应承过这个事情。”秦琅动情的说道。
“大哥,我才疏德浅。再说,此事于礼不合,您的皇位自有皇侄来继承。我马上征战,落下一身病根,请求辞去所有职务,去江南静养。”赵光义咬牙说道。
“胡闹!我和你说真话,你用得着和我说气话吗?你的心思,你我心里都有数。而且由你继承皇位,也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面对赵光义不甘不愿的敷衍,秦琅顿时就不爽了,这样还怎么灌鸡汤?
也不可能谈出秦琅想要的结果,这是给机会都不抓住啊!
“德昭和德芳,前面的才德不足,后面的没有任何名望,哪里有资格继位?你那个皇嫂,又是一个不省心的,到时候你打算斗到大宋江山完蛋吗?”
既然赵光义不愿意按照秦琅的套路来,他就直接撕破一切,把事情全部挑明。
其实,赵匡胤很想培养赵德芳做继承人。之所以不是赵德昭这个嫡长子,因为他觉得这个儿子不像他,父子关系很僵。
后来甚至连王爷都没有封,这却是一种保护了。他身体不好,两个儿子明显比不上、斗不过赵光义,赵匡胤就想妥协,顺便保全两个儿子。
“臣弟罪该万死!皇兄此言,莫非要臣弟以死明志,洗刷清白?”赵光义这是非暴力不合作啊。
“我看你是有皇位都不满足,不打算给你的两个侄儿留下一条活路是吧?你这是打算让我们赵家蒙羞啊?与其如此,还不如我自己把他们两个打发到崖州,说不定水土不服,死在路上,免得今后你背负骂名!”很显然,想要完成任务,让赵光义当皇帝是不行了。
不知道为什么,秦琅否定赵光义之后,心中相当爽。
好吧,他还是对赵光义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