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一过,武太后决定改元,是为垂拱元年,大赦天下。
垂拱之意很明确,那就是皇帝虽在,武太后依然要垂拱而治。武太后赦免了李思文的罪责,认为李思文为忠臣,拜司农少卿,赐姓武氏,为武思文。
紧接着骞味道拜为内史,正式为宰相。不久留守长安的文昌左相并同凤阁鸾台三品刘仁轨病逝,武太后遣使吊唁。
刘仁轨曾在武太后临朝称制的时候给武太后写了封密信,以吕后摄政导致灭族之祸劝谏。以刘仁轨在朝中的威望,武太后不敢像杀其他大臣一样直接杀了,便以李旦不通政务为由暂时摄政而已。
所以刘仁轨一死,武太后心中是大松了一口气,随即她着手进一步建立匦检告密制度和手段。于是在西朝堂置登闻鼓,东朝堂置肺石,不用兵卒防守。若言诉者击鼓立石,令御史受状问询。
武清看着武承嗣和武三思频频出入禁宫,便知这些鬼主意说不定就是二人所为,放松了直达天听的制度,无异于鼓励平民告状。
果不其然,仅半月内就有十多人被罢官免职。
武清只能摇摇头,武太后要革命不铲除异己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也没那能力去管这些事情。酒楼和各店铺毫无盈利让他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感,命颜如玉暗中调查的情报到如今也还没有收到,但即使杀了那一部分人,如果作坊不改进工艺。早餐铺子、茶坊等不出点新花样,那么就会被越来越多的同类的店铺给拖死,大唐百姓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比如早餐铺子。经过十年的发展,包子、油条、豆浆等等都被逐渐模仿了出来。而且有的店铺推陈出新,有了更为精致的包子、油条,这使得武清的店铺盈利逐渐减少,直到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当然这其中很可能有人为因素,这一点武清心中有了猜测,毕竟吃饭这东西不是能省就省的。经营不会如此惨淡。
但新品和工艺改进必须得进行,所以武清在清心书院的开学典礼上就说出了另设星火奖,作为实用型发明研究的大奖。通过评定实用和改进级别,一次奖励一千贯到十万贯不等的奖金,而且也公布了武清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都是隐蔽的,不会具体到某个地点。
为了宣传。武清上疏创建一种名为报纸的东西。上面可以刊登一些朝廷制度,向臣民解释一些司法等等,这一疏让武太后大为振奋,她一直为自己的政令不能下达各州各县而烦恼,如果有了叫“报纸”这东西,那么何愁百姓不能知道自己的政略?
其实朝廷也有相关的报纸,叫做邸报,主要是朝廷各部门。以及边疆驻京师邸宅办事人员传抄朝廷诏书,以便传递给州县。不成系统。如今武清以报纸的形式,系统地传达朝廷政令,武太后的政略目标,也算是一种创新了。
当即武太后以朝廷名义设朝文局,封武清检校朝文监,副监二人,主簿四人,校字六名,著作数人。朝文局由武太后直管,挂名麟台(秘书省)下。
朝文局开业,武清请武太后为报纸题名,武太后问道:“报纸之事,皆是你所提,该题何名?”
武清说道:“报纸只为宣传和引导百姓舆论,那么以七日为限,是为一周,不如就叫‘神都周报’吧。”武清本想说叫“大唐周报”,可转而又想到如此做,说不定讨不到武太后之喜,遂改为神都周报。
果然,武太后一听,大笑道:“今日神都,一周之报,不错不错。”
于是提笔便写下了“神都周报”四个颇有几分魏晋风骨的大字。
武清大赞一声好,便拿着字回到了朝文局,命校字等人立刻刻字、排版、印刷。
第一期神都周报只有朝廷发布的设立登闻鼓和肺石之事,还有刘仁轨死后,武太后派人吊唁等,但最主要的就是星火奖的事情。武清首次向天下发明创新者发出了邀请函。但限于实用型发明创造,如农业上作物改良、水车的改良等等,工业上有制糖技艺的改良、造纸技艺的改良、酿造工艺的改良等等。
第一期神都周报刊印三万份,分往各地,而且一份报纸只需一文钱,为驿站劳动费用。
武清拿着第一份样报走进了贞观殿,正好在门口遇到了武承嗣。
“哎呀,是表弟啊,姑母正在里面呢,快进去吧。”随即大笑着扬长而去。
上官婉儿走了出来,说道:“太后有请大将军。”
“婉儿,最近可好?”武清赶紧走近,低声问道。
上官婉儿一愣,点了点头,却不搭话,随即武清便踏入了殿中,见礼后,便把样报递给了武太后,说道:“阿母,这是第一份报纸,开天辟地的第一份。”
武太后笑道:“嗯,不错,这可是你送我的第二个第一了。不错不错!”随即便看了起来。
当看到星火奖之后,不禁问道:“清儿,这星火奖一出,那不是让天下人如同那商人一般逐利呢?”
武清沉思片刻,说道:“请问阿母数千年前的圣人可有阿母身上之华美衣衫?”
武太后摇头。
武清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缓缓说道:“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人从此吃上了熟食,神农氏尝百草才明白草药可以治病,仓颉造字才有了文明的记载,到如今人类可以远洋出海,可以骑马射猎,石头变成了精美的玉器,花草变成了盘中美食,就连美女头上的发式也是成千上百种变化如此种种,无不显示着发明创造是多么重要,它推动着文明向前发展,它让我们获得了更好的生存条件。所以,太后,微臣请求奖励发明创造。”
听了武清如此慷慨之言,竟让武太后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但她似乎有一种东西没有抓住,所以便说道:“既然你这星火奖已经公布,那就公布吧,至于朝廷要奖励这发明创造,容朕再想想。”
武清心中叹息一声,而后谢过,便告辞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