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北边儿频频显出反清姿态,可是这江南的朝廷却怎么也不愿北进收复故土。不过这莺歌燕舞的吴越之地,如今也该算是有些紧张了。
在扬州督师的史可法闻听清军围攻陕西,激动得夜不能寐,借着微弱的油灯光,握着笔,写下自认为是在拯救大明天下的文字:
吾皇陛下如唔:臣以为,如今天下大事最重者,莫过于平寇。然以我之全力用之寇,而从旁有牵我者,则我之力分;以寇之全力而用之我,而从旁有助我者,则寇之势弱。近辽镇吴三桂杀贼十余万,追至晋界而还。人言道,平西伯借虏平闯贼,此乃大胜也。虏既能杀贼,即是为先帝复仇、为我国雪耻也。先帝平寇十数年未成,如今清虏入关,几月余便破京畿、占燕赵、定齐鲁、袭三晋、大兵压秦陕之关,闯贼所据,悉数为取也。可见,虏军之势大也。若与之为敌,我军未必能制,不如为友,以银帛款之,令其杀贼。继之两国以黄河为界,南北相分,共为天下之好。到时,大明可无贼寇肆虐之患,中国少却鞑虏威胁之险。岂不两全也!且前见臣之同官马士英已筹算至此。朝庭之下,当无异议才是。陛下洪德,自可知晓其中之意义也。伏惟圣裁。
这史可法是铁了心的要联合清廷共同对付农民军,就连吴三桂这样明显的叛国者引狼入室的行为,都认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只因为他将李自成逐出了京城,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流寇。
当然,这江南朝廷之中,也不是人人都是史可法、马士英那样的糊涂蛋,也有几个明白人。
一次朝廷廷议,给事中马嘉植直言道:“臣觉得史阁部、马阁部款清平寇之策不可取。昔年石晋瑭引契丹兵灭李存勖之唐而中原沦陷,宋钦宗联女真灭辽而饿死女国城,谢太后联蒙元夹击金朝终至亡国亡家。这可都是前朝的教训啊。如今,清兵逼近黄河,占据中原,称帝京师,妄图王我中华。他日若移兵江淮之间,到时候朝廷难道还要割让淮左河南?臣冒犯天颜,再假想一辞,若虏兵得淮左河南,陈兵江岸,索要江南,我朝廷难道要退避岭南吗?”
马嘉植话音刚落,未等朱由崧说话,马士英接口便道:“好一个大胆的马嘉植,一个小小的给事中,竟敢妄议朝廷。我皇上思虑黄河为界,乃是一举两得之计策,在你这样的宵小之辈口中,竟如此龌龊与不堪!难道我堂堂大明,竟成了清虏的附属吗?”
陈子龙道:“马阁部此言差矣。下臣不清楚阁部所说的两全其美是何意,只知道我大明实在没有到被迫中分天下偏安一隅的关头。当年,晋、宋在江南之事,江北乃秦、金虏地,然我国尚不至此。且不说中原之地,鞑虏尚未完全占据,中原士民,箪食壶浆以待王师北上。中原大地还是可以收复的。”
马士英冷哼一声道:“谈何容易!”
朱由崧坐在皇座之上,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突然,大学士蒋德璟突然大喝一声:“陛下,你难道忘了你现在所居的高位是当年洪武大帝、永乐大帝坐过的吗?”
朱由崧顿觉浑身燥热,羞愧难当,大怒道:“给我拉出去砍了!”
蒋德璟哈哈大笑一声道:“明主用能人,庸主杀忠臣。大明有你这样的庸主,灭亡之日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