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阅卷
目送着韦洪明离开教室后,识字拿起韦洪明的试卷,扫了一眼,轻笑着说道:“这就是陈先生看中的学子么?字倒是写得不错,只是这题做得也忒少了些吧?”
李文博听了识字的话,楞了一下,反问道:“哪个陈先生?”
“就是基础国文教习陈文翰先生啊。”识字抬头望着李文博说道,“这个叫韦洪明的跟着他读了两年私塾,因为家境贫寒,家里只有一个老奶奶相依为命,竟然把给陈先生的束脩(古代送给老师的学费)给要了回去,肄学两年了,没想到陈先生还对他很看重呢。”
李文博楞了一下,伸手说道:“把他的试卷给我看看。”
识字将韦洪明的试卷递到李文博手上,李文博接过试卷,拿起来仔细认真地看了起来。跟识字说的一样,韦洪明的字写的还不错,工工整整的,题目答的却不是很多,但从他的答案上,李文博却发现,韦洪明做事应该很细心严谨,思维虽然说不是很开放,但胜在中规中矩。
李文博这次出的入学考试的考题,每道题都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说答案并不唯一,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所有的题目,换个角度,可能答案就会不一样。
比如说那道分门别类的题目,从食材来分,鱼和蔬菜都可以分为一类,而从动植物来分的话,鱼和蔬菜又绝对不可能分在一起。这样的题目,考的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韦洪明虽然答的不多,但答案还算中规中矩。这样的人,性格比较严谨,忠厚老实,虽然用来做参谋可能不是很合适,但稍加磨练,用来做秘书,或者是进行档案归档整理之类的后勤工作,却十分合适。
想想了,李文博提起朱批,在韦洪明的答卷上写下了一个“中上”的评论,然后放到了一边。
此次参加文秘专业考试的学生总共四十七人,所有的答卷,因为没有固定答案的缘故,因此,得分的好坏,全在李文博一人手中。
李文博评卷的时候,只能根据答题者回答的答案,推断出答题者的性子、思维等等,再根据答题者的身份情况,做出综合评分。
比如说这个韦洪明,虽然题答得不是很多,二十道题只答了不到十道题,但答案却中规中矩,而且又是陈文翰推荐过来的,因此李文博便也给了他一个中上的评分,打算将他录取,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文秘。
而韦洪明下面一张试卷,正好是张天成的,李文博看了一下,这个张天成答的题,思维应该是比韦洪明要发散一些,但性格却比较粗心大意,答案上竟然出现了好几个错别字。但是再一看张天成的籍贯,杭州余杭,李文博便又批了一个‘中’。
连批了两张试卷后,李文博又特意翻出了顾绛和归庄的卷子。这两人少年得志,性格比较张扬,或者说是轻狂,从他们的答卷上也可以看出个一二来。
不过李文博出的这些题,对两个熟读经书的年轻举人来说,还是有些刁钻,以至于两人都有一两道题没来得及作答。
不过从答了的这十几道题上来看,两人都算是饱读诗书,那道将字组合成诗句的题目,两人都写了很多,顾绛甚至还即兴赋诗一首,所用的字,竟然也全是那里面的字,而且还十分押韵。光从这一点上来看,顾绛的文采,绝对是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最出众的一个。
想了想,李文博这才拿起朱笔,在顾绛的试卷上写了一个“上中”,在归庄的试卷上写了一个“上下”,算是对两人的考试成绩做出了肯定。
按理说,就算是给他们两人“上上”的评语,也不是不可以,但考虑到两人现在都还很年轻,如果现在就给他们“上上”之评,难免不会助长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以后要管理起来,也会十分困难,因此李文博才给了他们一个上等中游,一个上等偏下的评语。
放下朱笔,将归庄和顾绛的试卷拿到一边,李文博又拿起了另外一张试卷,仔细地查看了起来……
韦洪明心中有些忐忑地走出了教室,原本他也自负聪慧,先生教的四书五经,他读上一两遍,也就会背诵默写了。以至于最后他甚至产生了自己不用先生,在家也能继续学习的念头。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将奶奶交给先生的束脩,又给要了回来。
然而今天进了学校,坐到‘考场’里,韦洪明才发现,考卷上的题,每一道都不是他背上两本四书五经就能解答的,以至于一个时辰后,考试结束时,他试卷上还有一大半是空着的!如果今天参加的是府里举办的乡试,那岂不是说,自己铁定名落孙山了?
这样想着,韦洪明心中就越发的忐忑起来。刚一走出教室,张天成便从旁边跳了出来,伸手抓住韦洪明的肩膀,笑着叫道:“韦兄,你出来啦,考得怎样啊?”
韦洪明苦恼地摇了摇头,说道:“张兄,小弟恐怕要名落孙山了。考试结束的时候,我都还有一大半题目没来得及做呢。”
张天成楞了一下,旋即轻拍着韦洪明的肩膀说道:“韦兄,你别沮丧,我听别人说,这次的考试,不是以答题的多寡而论的,所以你也不用太灰心,万一你所答之题正合教习的心意呢?”
听张天成这么一说,韦洪明不禁楞了一下,心中又升起一股希望,急忙问道:“张兄,真是这样吗?”
张天成呆了一下,瞧见韦洪明殷切的眼神,便又轻轻地点了点头,停顿了一下,张天成又笑着说道:“哎呀韦兄,你就别多想了,反正下午未时三刻就放榜了,咱们现在还是先去用餐吧,我这肚子呀,一早就咕咕直响了呢。”说着,张天成拉着韦洪明,便往教学楼左侧的食堂走去。
“今日之试,归兄觉得如何?”落后了张天成和韦洪明半步的顾绛目送着两人走进一侧的食堂后,转头问归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