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里,裴琇语气真诚的说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李成英为大周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呢。
凤瑾坐在龙椅上,冷眼看着裴琇装模作样,止不住在心底冷笑。
看够了裴琇的嘴脸,凤瑾才冷嘲热讽的说道,“裴卿说得极是,李成英死了,朕痛失一位尽忠职守,精明能干的内务府总管,想想以后,这宫中若无像他那般尽忠职守,精明强干的内务府总管坐镇,朕真是连睡都睡不安稳啊!”
凤瑾每说一次‘尽忠职守’,都像在嘲讽裴琇,裴琇的脸从她开口说话,就没有好看过。
等到听她说完,裴琇瞳孔骤然一缩,女皇这是提出条件了。
想要终止调查,可以!女皇想要自己的人做内务府总管!
裴琇冷冷的盯着凤瑾,凤瑾嘴角含笑的望着他,脖子处一点血红,正是上次剑锋刺中的地方。
两人四目相对,火花四溅,暗潮汹涌,谁也不肯退让。
是让女皇拿到一个内务府大总管,还是继续沾上李成英那个废物惹来的麻烦?
裴琇心中纠结不已,良久,他的眸光沉了沉,慢慢低下头,“陛下所言极是。”
三人成虎!他好不容易有了民心,不能功亏一篑!如果女皇再暗中让人推波助澜,更是麻烦!
所以,他只能妥协,答应女皇的条件!
凤瑾暗中松了口气,紧紧抓着龙椅扶手的手缓缓松开,因为太过用力,她的手指的骨节隐隐泛白。
凤瑾看向宋明,淡淡道,“宋爱卿,关于李成英牵涉毒害朕一事,可有实证?”
宋明想了想,刚毅微黑的脸上露出愧疚的神情,“回陛下,并无实证。”
“那照宋爱卿的估测,需要多少时间能查出实证?”
“这,臣不敢肯定。”
凤瑾想了想,“既然如此,此事已经闹得宫廷不安,人人自危,不如终止调查吧!”
宋明犹豫了一下,沉声道,“臣遵旨!”
“至于李成英做过的那些事,不能因为他为朕鞠躬尽瘁恪尽职守就轻飘飘揭过,该清算的还得清算,此事,裴卿没有异议吧?”
裴琇脸色铁青,好一会才冷冷道,“臣不敢有异议。”
“对了,新的内务府大总管,朕正好有一个极佳的人选,正好三位爱卿都在,不如给朕参谋参谋。”
裴琇脸色唰的沉了下去,看来,这次的事女皇早有谋划,连替代李成英的人都选好了。
到底是谁?
凤瑾拍了拍手掌,王全低着头,恭恭敬敬的走了进来,先给了凤瑾请安,然后双手交叉垂在小腹前,恭敬卑微的站在凤瑾身侧。
看见王全,裴琇眸光冷得刺骨,这只老东西什么时候和女皇联手的?
看着龙椅上唇畔含笑,眸光幽深的凤瑾,裴琇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眼前这个女皇无比的陌生,根本不是他养在深宫六年的女皇!
裴琇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他直勾勾的盯着上方的凤瑾,越看越心惊肉跳。
“裴卿,你看王全能否胜任内务府大总管一职?”
凤瑾微微含笑的话,打断了裴琇的思绪,他收敛心思,淡淡道,“陛下的眼光,当然是很好的。”
裴琇心知肚明,女皇早就谋算好了,无论他说什么话,女皇都会把王全推上大总管的位置,他何必在已成的事实上,和女皇发生冲突?
凤瑾直勾勾望着他,那双凤眼中光芒幽幽,让人看不懂猜不透。
裴琇任由她看着,他也在暗中观察着她,想要验证自己的猜测,凤瑾望了他片刻,忽而勾唇一笑,笑得有些意味深长,“从前瞎了眼盲了心错信了人,如今定要擦亮眼睛才行。”
听了这话,裴琇又有些不确定之前的想法了。
他感觉女皇好像和从前一样,在和他置气,只是这次闹得大了些。
难道是怪他没有保护好她,让宫人差点害死了她?
回相府的路上,裴琇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如果是置气的话,那女皇宠爱无名,也是为了气自己吗?
想到这里,裴琇心里痛快多了,一直憋着的那股郁闷之气也消散了许多。
李成英死了不要紧,大总管的位置被捏在女皇手里也没关系,他在宫中依然有人,女皇的一举一动也依然落在他的眼中。
只要女皇不册立皇夫,不亲政,大周就仍然掌控在他手中。
如果女皇非要册立皇夫,那皇夫必须得从裴家出!
女皇生的子嗣,必须是他的!
想到子嗣,裴琇突然有了个极佳的主意。
他不由得勾了勾唇角,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笑意。
入夜,灯花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香炉里燃着熏香,一缕香烟袅袅升起。
凤瑾懒懒的靠在美人榻上,半闭着眼眸,绿衣正给她手上的伤口换药。
王全站在一旁,低声说着宫中事宜。
“陛下,那些探子要不要清理了?”
凤瑾抬了抬眼皮,“都是谁的?”
“大多数是裴相的,另外齐大人,唐大人,李大人也有。”
凤瑾慢慢睁开眼眸,眸光深不可测,她勾了勾唇角,似笑非笑的说道,“四个辅政大臣都有了。”
齐大人齐老狐狸,是户部尚书,唐大人唐中德是吏部尚书,李大人李屹是兵部尚书,加上裴琇便是先帝临终前钦点的四大辅政大臣。
一直以来,四个人中裴琇为首,唐中德和李屹是他的左右手,齐老狐狸明面上对谁都笑眯眯的,暗地里软硬不吃,裴琇想要架空户部,把齐老狐狸斗垮,可惜齐老狐狸也不是吃素的,将他的户部造得跟铁桶一样,水火不侵。
即便如此,随着裴琇权势越来越大,围攻之下,齐老狐狸撑得极其辛苦,若不是凤瑾来了,恐怕要不了一年,户部就会被攻破,齐家也将烟消云散。
“陛下,可要把这些个不安分的东西,全都清干净了?”
“自然是要清理的,只是,”凤瑾勾了勾唇,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幽深的眼神掠过王全的脸,“水至清则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