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半个月,连生每日早晚,都去罗三娘那里学剑。几日相处,他跟一干小乞丐也都厮混熟了。除了钱三和柳儿,王四是个小胖子,多走两步都气喘,高五、何六比较淘气,年龄比连生小三岁。还有一个叫赵二,因为在竹品店做学徒,并不常来。
天气好的时候,连生便教大家制药。一开始大家工序不熟悉,进度较慢,三五次之后,制药速度便快了许多,每做成一瓶,华掌柜赏三文钱,一个月下来,不但大家的吃饭问题解决了,还有所结余。
罗三娘的病也逐渐痊愈,除了早晚教孩子们剑法外,也偶尔外出,叮嘱连生和柳儿带头。连生对玉宇剑法掌握得颇为纯熟,一套练完,心到、剑到、眼到,丝丝入扣,潇洒至极。
这天早上,罗三娘把众人叫至屋内,说道:“娘这次来定阳,治好了多年的顽疾,认识了连生,还看到你们都长进了,心里高兴。可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今后,练剑就由连生和柳儿领头,制药听连生统一指挥,你们要用心于此,学一技之长,将来便有生存的依恃,知道吗?”
众人知道罗三娘要远离,心中不舍,都默不吭声。
罗三娘见状,安慰道:“娘又不是不回来了,至多半年,少则三个月,我再来看你们。”
众人这才露了笑容。罗三娘将腰里的剑解下来,又掏出一块铜牌,交给连生:“连生,你救了娘一命,又教给弟弟妹妹制药的手艺。这把剑我送给你,你要好生保管,其他人不听话,就用剑削他们。”
连生不敢收,一个劲儿推辞。罗三娘笑道:“娘给你的东西哪能不要啊,要不将来你娶媳妇儿的时候,娘可不喝新媳妇儿茶。”
众人听得大笑,连生臊得面红耳赤,只好接过剑和铜牌。铜牌沉甸甸的,连生拿在手里瞧了瞧,一面铸着一个“圣”字,另一面上下都有莲花纹,中间铸着“药王”两字。连生不解,问道:“娘,这铜牌是做什么的?”
罗三娘道:“是赠予大医精诚之人的。你学过佛法,可知道什么是药王菩萨?”
连生道:“知道。《法华经》上说:‘药王者,过去世以药救病,因以为名。’”
罗三娘道:“不错。但治病救人只是药王菩萨的德行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有无上智慧,能为众生奉以‘醍醐良药’,开人慧眼,所以佛陀预言他将来能成就佛道,称为净眼如来。大医者,当治天下危,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亡。你愿意吗?”
连生听后,如醍醐灌顶,跪地谢道:“娘,这块铜牌孩儿会一直带在身边,提醒自己以救度天下苦难为己任。”
罗三娘摸了摸连生的头,心道:“这孩子慧眼独具,远非常人可及。”
临行,罗三娘留了二十两银子,以周济众人急难所需。一切交代完毕,背起布袋挥手而去。那间破民房里的药香,还有孩子们的笑语,便是她此行最大的收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转眼春节便到了,除夕到元宵这段时间,慈济医馆放假歇业。连生每日里与乐斋围炉煮茶,讨论医案,打坐参禅,得空又去钱三他们住处练剑、制药,过得好不自在。
一日午后,连生看乐斋出去了,便忍不住拿出罗三娘赠的剑来把玩。这把剑长约五尺,剑柄六寸有余,柄头有祥云暗纹,饰以两颗绿松石。剑柄合鞘处盘着两条蟠螭龙,龙首向内,拱托剑柄。拔剑出鞘,剑身玄暗无光,上半部分雕有浅浅的祥云及五爪龙纹,忽隐忽现,剑刃看上去并不锋利,但有磨擦、击打过的痕迹,仿佛它年轻时也曾征战沙场,只是现在稍微有点廉颇老矣,告老还乡的样子。剑鞘古朴简约,衬着简单的凹点寿形纹,只有一处蟠螭龙的扣,用于系绳于腰带。蟠螭龙扣下方,像是铸了三个“川”字,一大两小。整把剑保存完好,而且年代久远,如同一部上古遗书,正无声地诉说它曾经的故事。
连生拔剑在手,脚走龙蛇步,便将罗三娘教的那套玉宇剑法舞动起来。玉宇剑法共十五招,每招藏有两式。比如第一招“登楼望月”,起步式是扬手斜刺,转腕收剑于胸部,再削半圈,蹬步撤身,左脚独立,单手将剑上挑,称为“扶栏式”。接着跨右步,腾身踢掌,扭转马步下蹲向斜上方刺剑,称为“望月式”。其他招数还有“举樽邀月”、“琼楼清影”、“朱阁无眠”、“何事有恨”、“天上人间”等等,如是共十五招三十式。
连生一口气练到“高处凌寒”,正要收剑,起手“千里婵娟”最后一招,这时乐斋忽然推门进来,吓了连生一跳,赶紧收手把剑垂立在身后。乐斋也吃了一惊,心道:“怪不得连生近日里神龙不见首尾,原是偷偷摸摸在习剑术。”
乐斋问道:“哪里来的剑?让师叔瞧瞧。”
连生便怯生生递过去。乐斋见了,表情甚是严肃,细细观摩了半天,喃喃自语道:“不会吧?难道这竟是一把公孙古剑?”
连生心中奇怪,问道:“师叔,您可看出什么名堂?”
乐斋道:“连生,这剑是哪里来的?”
连生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乐斋道:“莫不是偷来的?”
连生连忙摆手:“不是不是。是一位妇人送与我的。”
乐斋“哦”了一声,说道:“如此说来,应该不会是传说中的公孙剑了。”
连生道:“什么公孙剑?”
乐斋道:“公孙,是唐朝宫里的第一舞者公孙大娘,绝色美女,善于舞剑。后来她年老色衰了,流落民间。相传她将剑舞之技传了下来,唐朝诗人杜甫曾有幸看到她的弟子舞剑,技惊四座,写了一首《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流传甚广,只是后来再没人见过公孙剑舞了。”
连生说道:“师叔觉得这把剑是公孙古剑?”
乐斋道:“我见这剑鞘上铸有小篆‘公孙’二字,古时铸字不易,想必剑的主人出身在宫廷,才有可能。一般拥剑之人,只是在剑身上刻画名字而不是铸上去的。但听你说剑是别人送的,应该不会是名贵的古剑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