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于不能成为特殊能力者这件事儿感到十分失望,但是修明交代下来的事,王帆做的依旧很用心很速度。
在王帆眼里,特殊能力者那就是超人啊,以后前途必定宽广,得好好巴结着。
京都四环,全名京都第四环城高速公路,全长一百一十八公里,由高架桥组成,糅杂了各种类型的桥梁,犹如一条条飘带将京都围将起来。
四环的桥底正热火朝天的动着工,一台台机器隆隆隆地轰鸣着,挖坑的挖坑,磊砖的磊砖,有些地方已经初现成貌。
厚实高大的墙体,让人望去就生出一股无力感。
这便是京都目下规模最大的赈灾工程——京都围墙修建工程。
工程之庞大、参与人数之多,恐怕称得上是步入机械化时代以来之最了,光光是参与人数就几乎占据了京都内外城总人数的五分之一那么多。
京都作为首都,本就是华夏人口基数最大的城市之一,更何况华夏的人口本就庞大。
此时的京都,加上不断源源不断从其他地方跑来的难民,内外城的人口加起来恐怕就有五千万以上。
所以光这项工程参与人数就达到千万人之多。
这热火朝天的修建场面,修明等人不得不震惊于国家的底蕴,吴西九脸上则更是苦了几分,想想之前那番谋划那点儿野心,实在是太自不量力了。
这么多人,即便京都采取以工代赈等等一系列举措,压力依旧是如同珠穆朗玛峰那样庞大,不论人口压力、治安压力、资源压力以及防疫压力。
其中治安压力,因为华夏向来严格控制枪支、长刀等高伤害武器以及华夏的兵力庞大,倒也勉强可以维持局面。
至于资源方面,京都政府统筹资源,发放工酬的方式都是采用粮票制度。
不过也不是所有参与工程的人都能够获得足量的工酬的,京都采取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有付出了足够的劳动,才能获得足量的工酬。
至于人口压力方面,京都不但以四环为界分出内外城,而且鼓励难民们赤膊上阵与怪物搏杀,足以看出华夏对着方面实在没了方法。
总不能随便拉出一堆人来就直接屠掉减轻压力吧,真那样做恐怕立马就得被愤怒惶恐的民众推翻。
人口一大,治安问题就会令人头疼,不过这点倒是维持的很稳定,因为非常时期,京都的刑治也用了非常手段。
一经发现不法分子,故意扰乱治安以及引起恐慌的,无论轻重,一律采用死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同理,重罚之下极少会有人会去触及那根生死线的眉头。
因此京都的的治安绝对算得上清明。
京都以四环高桥为骨架修建城墙的工程是目前京都最大的工程,此地内外城人物糅杂,兼有军队在此处参工以及监工,正是打探消息的最好地方。
就是怀着这个心思,修明才托王帆将自己一行人安排到这个岗位来的。
现在看来这个岗位应该是抢手的很,而且参工人数绝对已经接近饱和的地步了,除了一些人力做不到的工作之外。
其余的全都用的是人工!
想往这里安插点人进来绝对不容易,王帆一个小小的代管队队长,要做到这事绝对不轻松,何况他把自己要求的人全都安插到了一起。
这其中付出的代价绝对不小,这可算得上一份天大的人情啊。
虽说这种末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情如同狗屁,但是这种心思在修明的心中却是滋生不出来。
做人还是得有底线的,别人对你好,自然也得对他好,投桃报李,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修明对王帆这番举动还是相当感动的,因此那天对王帆的第一感观也有了一丝改变,日后要是有机会,还是拉他一把好了。
修明有自信,既然来到京都了,自己一定能够混得好,至少一家无忧一定能够做到。而在这样的世道里,要做到一家无忧,足以自傲了!
“嘿!那边的那几个!”
就在修明等人发愣的时候,一个人过来催促了起来,修明等人赶忙连声应是,卷起了袖卷子,沉喝一声“开工”,便加入了这场浩大的工程。
而这一干就是整整一天。
黄昏,修明边伸展着浑身发酸的肢体,边朝营地走去,捏着手中几张粮票,忍不住摇头苦笑起来。
他现在暂时倒是不欠缺粮食,但是这粮票修明却是没有扔掉,这些粮票在如今的京都绝对要比钱票更具有价值。
要知道现在粮食可是连钱都买不到的,而这印着粗糙字体的粮票却是能够实实在在从国家那儿换取到粮食的。
自己暂时用不到,可以当做人情送,而且谁能保证现在用不到,将来就会用不到了。
做两手准备,修明不会介意与普通民众争取利益,说难听点是死贫道不死道友,说好听点那就是穷则独善其身,修明可没觉得自己到了富的地步了。
看着手上这点儿粮票,修明苦笑不已。
因为刚开工的缘故,或许是生疏,修明手上这一天赚来的粮票连别人的一半都没有,估计连一个人的肚子都填不饱,填的饱估计也只够一个人吃一顿的。
最关键的是自己的根本目的全然没有进展,那群人都拼命的干着活,根本对修明爱答不理的,甚至小小偷懒一下都会被监工呵斥。
饭锅旁,依依见到修明的身影,兴冲冲地叫着“修明哥哥”跑了过来。
“修明哥哥,你在笑什么?”依依歪着脑袋问道。
“哈哈没什么。”修明笑着抵住了欲要扑过来的依依,屈膝对着依依笑道,将手中的饭票郑重的放到依依手里,“这是哥哥今天赚来的粮票,依依帮哥哥保存好不好?”
“好!”依依宝贝般的接过了修明手里的粮票,小心翼翼的塞进自己的小包包里,然后踹怀里的口袋里,紧紧捂着,“依依肯定保管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