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无论是t-26轻型坦克,还是伊-16战斗机,都是比较落后的装备了。
对苏联来说,这些东西用处已经不大了,后续最大的可能就是将其直接进行封存。
但对于工业水平刚刚起步的我国来说,却是再适合不过了。
技术水平高,意味着掌握的难度高,反而不适合现如今的国情。
相反,这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落后产能,反而最适合我国培养人才。
等到人才基本培养成熟以后,也就差不多可以对生产线进行升级,从而更换更好的装备了。
所以,先期,至少短期内,八路军还是需要装备一些t-26坦克的。
而除了坦克外,伊-16战斗机虽然同样已经算是落后产能,生产出来的飞机在面对日军零式战斗机这样的战斗机的时候,会显得很被动。
但作为重要地点的防空力量,配合防空火炮的使用,可以有效加强八路军重点工业区的防空力量。
还是一样的情况,等到技术成熟以后,在进行升级换代就是了。
现如今的我军和我党,先得学会走,因为只有学会了走,才能走的稳当,直至跑起来。
不过,虽然话说这么说,而且,对东北的关东军施压只是我党和苏联的一场交易,但苏联仅仅提供这么点东西,总归是让张浩觉得有点亏。
当即,张浩让谈判人员继续谈,谈一个更好的条件出来。
张浩的要求不高最少还得再要一套相对比较先进的汽车发动机以及一些石油开采和冶炼设备才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判后,双方最终达成和议。
苏方付出一条t-26坦克生产线和完整的坦克生产工艺图纸,这条生产线的产能不高,年坦克产量最多也就能达到二三百辆的样子。
一条伊-16战斗机的生产线和配套的发动机生产线,另外还是一样的全套设计图纸。
再之后就是一个年产汽车可以达到3000辆的汽车工厂,一整套年开采石油量最多可达120万吨的石油开采设备,一整套年炼油80万吨石油的冶炼设备。
而中方需要让关东军至少一半的部队从北方边境调走,以减轻苏方的压力。
对关东军形成压迫,并在合适的时机出兵东北,本就是张浩的计划,又何乐而不为呢?
协议签署完毕后,张浩立刻命令晋察冀军区和山东军区的部队,向着三条出关的路线聚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通过铁路、徒步行军等方式,已经有接近二十万八路军部队(含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开赴了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这三条最重要的出关路线。
而日军有感于八路军的强大压迫感,也是立刻调动了超过二十万日军部队,向着东北南部地区聚集。
一时间,关东军中苏边境的日本驻军,已经不足30万了,同时为了加强东北(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