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1 / 1)

正说时,人回:“大夫来了。”宝玉便走过来,避在书架之后。只见两三个后门口的老嬷嬷带了一个大夫进来。这里的丫鬟都回避了。有三四个老嬷嬷,放下暖阁上的大红绣幔,晴雯从幔中单伸出手去。

那大夫见这只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三寸长,尚有金凤花染的通红的痕迹,便忙回过头来。有一个老嬷嬷忙拿了一块手帕掩了。可见这晴雯爱怡红楼不是没道理的,也是个在怡红楼这个家里养尊处优的。

那大夫方诊了一回脉,起身到外间,向嬷嬷们说道:“小姐的症是外感内滞,近日时气不好,竟算是个小伤寒。幸亏是小姐,素日饮食有限,风寒也不大,不过是血气原弱,偶然沾带了些,吃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说着,便又随婆子们出去。

彼时,李纨已遣人知会过后门上的人及各处丫鬟回避,那大夫只见了园中的景致,并不曾见一女子。一时出了园门,就在守园门的小厮们的班房内坐了,开了药方。

老嬷嬷道:“老爷且别去,我们小爷啰唆,恐怕还有话问。”

大夫忙道:“方才不是小姐,是位爷不成?那屋子竟是绣房一样,又是放下幔子来的,如何是位爷呢?”

老嬷嬷悄悄笑道:“我的老爷,怪道小厮们才说今儿请了一位新大夫来了,真不知我们家的事。那屋子是我们小哥儿的,那人是他屋里的丫头,倒是个大姐,哪里的小姐!若是小姐的绣房,小姐病了,你那么容易就进去了?”说着,拿了药方进去。

长篇大套写这一段,诊病在其次,写这胡太医就是要让大家都知道他是新来的,对贾家不熟悉才是主要。因为不熟悉,缺乏对贾家规矩了解。可惜这因为不熟悉,反倒容易暴露出熟悉背后的一些骇人的猫腻。

宝玉看时,上面有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药,后面又有枳实、麻黄。宝玉道:“该死,该死!他拿着女孩儿们也像我们一样的治,如何使得!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谁请了来的?快打发他去罢!再请一个熟的来。”

胡太医给晴雯出的这个方子,并没有任何问题。虽然没有完整的方子看到。但明白一个简单道理。伤风感冒属于常见病,普通药。这种药一般都是定方定量。从来感冒病人只分长幼,不分男女。即便现在也是一样。晴雯十五六岁,算成人,贾宝玉小着两岁,十四五岁,严格来说算半成人。如果二人同时生病,在用药上确实有区别!

晴雯这次病的很严重,胡太医开具的药方有枳实、麻黄并不为过。吃了只会对症,不存在身体禁不住的问题!贾宝玉之所以说该死,源于他心中的两个误解。

第一,贾宝玉认为女儿是水做得,男子是泥做得。女儿需要精心呵护,仔细调养。男子吃的药,女孩子要减量才行。这是典型的胡说八道!

第二,他自己生病,没有枳实、麻黄,就以为女孩子都不能用,也是谬论!

贾宝玉年纪比晴雯小很多,未成年人用药当然要仔细,加之尊贵,用点舒缓的药,不对没有错!可晴雯得病很严重,对症的药尚且要几天,再减量岂不是硬要自己扛过去?这才是伤身体的事。

老婆子哪里明白这个,只知道爷是不喜欢了,就道:“用药好不好,我们不知道。如今再叫小厮去请王太医去倒容易,只是这个大夫又不是告诉总管房请的,这轿马钱是要给他的。”

宝玉道:“给他多少?”

婆子道:“少了不好看,也得一两银子,才是我们这门户的礼。”

宝玉道:“王太医来了给他多少?”

婆子笑道:“王太医和张太医每常来了,也并没个给钱的,不过每年四节大趸送礼,那是一定的年例。这人新来了一次,须得给他一两银子去。”

宝玉听说,便命麝月去取银子。

麝月道:“花大姐姐还不知搁在哪里呢?”平日里拿钱玩耍不见她不知道钱在哪,如今拿钱给晴雯治病,倒是要变白一番自己的清白了。这就是姐妹情啊。

宝玉道:“我常见她在螺甸小柜子里取钱,我和你找去。”

说着,二人来至宝玉堆东西的房内,开了螺甸柜子,上一格子都是些趣÷阁墨、扇子、香饼、各色荷包、汗巾等类的东西;下一格却是几串钱。

于是开了抽屉,才看见一个小簸箩内放着几块银子,倒也有一把戥子。麝月便拿了一块银子,提起戥子来问宝玉:“哪是一两的星儿?”

宝玉笑道:“你问我?有趣,你倒成了才来的了。”着宝玉也不是真傻,这麝月演的也太过了。

麝月也笑了,演的再过也得尴尬的演下去,又要去问人。

宝玉道:“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做买卖,算这些做什么!”

麝月听了,便放下戥子,拣了一块,掂了一掂,笑道:“这一块只怕是一两了。宁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穷小子笑话,不说咱们不识戥子,倒说咱们有心小气似的。”

那婆子站在外头台矶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娘收了这块,再拣一块小些的罢。”想来这个也是和屋里人配合惯了,这就是把钱过了明路。

麝月早掩了柜子出来,笑道:“谁又找去!多了些你拿了去罢。”

宝玉道:“你只快叫茗烟再请王大夫去就是了。”想了想才想起来,这茗烟已经遇害了,有改口叫锄药去了。

婆子接了银子,自去料理。如此有得了一两银子的好处。

这像不像大企业里,报账的那点猫腻。

一时,锄药果请了王太医来。先诊了脉,后说的病症,与前相仿,只是方上果没有枳实、麻黄等药,倒有当归、陈皮、白芍等药,分量较先也减了些。

这就表明胡太医的医术没问题。可这王太医的药方确实没有枳实、麻黄。为什么?因为王太医对贾家太熟悉。贾宝玉对胡太医的药方不满意,王太医这种在豪门走动久了,为人谨慎,只一问就会套出贾宝玉之前的意思。再出方子当然不会有枳实、麻黄。

宝玉喜道:“这才是女孩儿们的药,虽然疏散,也不可太过。旧年我病了,却是伤寒,内里饮食停滞,他瞧了,还说我禁不起麻黄、石膏、枳实等狼虎药。我和你们一比,我就如那野坟圈子里长的几十年的一棵老杨树,你们就如秋天芸儿进我的那才开的白海棠。连我禁不起的药,你们如何禁得起?”

可问题就是王太医的方子有效么?

还是那句话:不对,没有错!感冒不吃药身体扛过去也可以!但有些人扛来扛去,却容易伤了身体根本。晴雯最后为什么生病被撵后一病死了?与这次重感冒再拼死补雀金裘大有关系!也与王太医这一剂治不死人的药大有关系!

这宝玉别有真有病了,就是一朝打个喷嚏,都能叫太医来瞧瞧,他就没重病过,可和晴雯如今却是重感冒啊。

王太医是贾家经常走动的太医。林黛玉吃她的药,贾母吃他的药,贾宝玉挨打,还是吃他的药,加上晴雯这次基本贾家是很信任王太医的。

胡太医是新来的,不知道贾家的规矩,根据病情开药方,这种对症下药的药方才没问题。而王太医根据贾家的规矩和主人的意见开药方。这就坑人了!

这贾家要是自己会看病,还要太医干嘛?

贾宝玉认为女儿禁不起,王太医他就给晴雯开一个减量的药。林黛玉身子弱,他一直给吃人参、肉桂。

这是什么?这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想想都可怕,林黛玉的病确实难医,可对症调养怎么一点不见好?薛宝钗查了很多医典认为林黛玉的人参肉桂吃的太多,反倒虚不受补,王太医会不知道?他还给林黛玉继续吃,就是不愿承担换药方的风险。

王夫人曾给林黛玉换了鲍太医的药,吃了没效贾母让她继续吃王太医的药。吃不好,吃不坏,不会像鲍太医那样丢工作少赚钱。王太医这样的医生太最可怕。

他要的不是治好你的病,他要的是五星好评。

皇宫处处皆如是,这胡太医做的是医生,却没有工作了,这王太医却深知做官的道理,难怪一帆风顺。

麝月见宝玉这么说,笑道:“野坟里只有杨树不成?难道就没有松柏?我最嫌的是杨树,那么大笨,树叶子只一点子,没一丝风,它也是乱响。你偏比它,也太下流了。”

这话看着不找思量,却是深有讲究的,要不是前面有那薛宝琴的怀古诗,险些没看懂。

在《长生殿》里,唐明皇和杨贵妃入蜀避乱,来到马嵬坡时,发生兵变,杨贵妃被赐死,因为战乱时期,条件也不允许厚葬杨玉环,所以就随便找了一个地方,把杨贵妃草草安葬,这个也可以称为野坟。

而为了以后能找到杨贵妃的坟墓,高力士在曾在坟墓前用老杨树做标记。而这大观园中,薛宝钗就被誉为杨贵妃,如果这样联系起来,就可以明白这不是麝月非常不喜欢贾宝玉,为什么要骂杨树下流,这实际上都是在暗讽薛宝钗下流,为了金玉良缘,自从薛家入京,开始各种各样的杜撰故事,攀附与人。如今薛家另寻了高枝,又投了别家,端是下流人家的。

宝玉笑道:“松柏不敢比。连孔子都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知这两件东西高雅,不怕羞臊的才拿它混比呢。”

说的貌似是和麝月一见不同,却是端端的什么主子,有什么丫头,这宝玉也是在骂薛家,这宝钗也曾自比松柏过。宝玉也是在骂宝钗没皮没脸。

二人会心一笑。

可见这红楼梦里真的没好人的,谁看谁都不像好人。

说着,只见老婆子取了药来。宝玉命把煎药的银吊子找了出来,就命在火盆上煎。

晴雯因说:“正经给他们茶房里煎去,弄得这屋里药气,如何使得?”

宝玉道:“药气比一切的花香、果子香都雅。神仙采药烧药,再者高人逸士采药治药,最妙的一件东西。这屋里,我正想各色都齐了,就只少药香,如今恰好全了。”

一面说,一面早命人煨上。又嘱咐麝月打点东西,遣老嬷嬷去看袭人,劝他少哭。一一妥当后,宝玉方过前边来贾母、王夫人处问安吃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ooktxt.ne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booktxt.net

最新小说: 末日求生:开局有求必应,百倍暴击! 村里有个空间男[重生] 稻荷妖神记事 直播:我家猫咪会修仙 掌心宠 德意志的荣耀 大秦:赐死皇孙,我传国玉玺护体 我在大秦开酒楼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 野外生存最强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