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渤海暮光
第八章一城初雪
翌日,当袁熙从梦乡之中辗转着醒来,冬日的南皮城中已然飘过了半个夜晚的飞雪。小芷早已备好了热水服侍袁熙洗漱。而此时又听得有下人传话说由于骤雪的关系,袁绍教袁熙今日不必往田丰处去受业了。
望着窗外簌簌飘落的飞雪,袁熙一阵沉思。【荀彧到底还是看不上袁氏吗?】袁熙不禁心惊。虽然许多人认为大汉从衰微到覆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真正导致乱世的人甚至很多人觉得应该是贾诩为李傕与郭汜等人出的那一策。但至少黄巾之后,地方武力的组建显然为日后军阀割据的态势埋下了伏笔,作为荀彧自然也没有理由看不出这一些。所以此时荀彧不应袁绍的延请,自然只有一条解释——他并不算十分看好袁绍。
事实上袁熙渴望荀彧能够帮助袁氏,除却荀彧本身“王佐之才”的才能之外,更渴望的是他的名望和人脉。颍川四姓的盘根错节,如果得到荀氏的助力,那何愁陈氏、钟氏和韩氏?而且在历史上,戏志才与郭嘉两大谋主,都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如得荀彧,何止荀彧?
袁熙不禁喟叹。【大概荀彧依旧会如历史之中一般选择曹操?这就是某一些无法改变的历史吗?】从穿越到袁熙身上,到即今,袁熙也不过是抄了一篇《恨赋》,让不少人脑海里印入了袁氏二公子袁熙这个名字,勉强算得改变了历史。【大概,历史的惯性,确实都不是如此容易改变的吗?】
袁熙脑海中浅浅浮现出荀彧的音容,如冠玉般的粉面,紫色长袍下从容的气度和无可挑剔的世家礼仪,而后,想到了坐席间郭嘉慵懒的面孔上,双目在那一瞬间闪过的精光。“郭……奉孝!”袁熙紧紧皱起了眉。
此时小芷刚刚帮袁熙整好衣冠,下人刚刚将早膳送至外厅,袁熙突然一振袖子,只丢下一句“知会父上大人一声,就说熙今晨去拜访荀世叔与郭先生了。”只留下几个下人一脸错愕地看着匆匆远去的袁熙。
================================================
“风雪天里,竟然不告而别。奉孝不知是何打算?”荀彧静静坐着马车上,望了望车外簌簌的风雪,对车厢另一头的郭嘉问。
此时的郭嘉已然换回了他常穿的那一身深蓝色棉布大袄,两袖缩在一起抱着身躯,似乎在宣示自己的寒冷。见荀彧此般作问,微微侧过头,神秘地一笑:“我在考验一个人。”
“哦?”荀彧转头看向郭嘉,随即了然一笑,“你真觉得袁二公子不是一般人?”
“所以才要考验罢。”郭嘉缓缓闭眼,“若果是看对了,那么他会追上来的,否则,至少也没什么损失罢。”
“所以奉孝来了一趟渤海,视四世三公,拔擢威武的祁乡侯为粪土。反倒看上了一个七八岁的稚童?”荀彧淡淡问道。
“袁本初……是个人物。”郭嘉微微动容,“但是不适合文若你,自然……更不可能适合我。”
“是啊。四世三公的袁氏……故吏门生自然是遍布天下的。我如果选择袁氏,尚且不能保证能如何受到重用。而且……我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能匡扶大汉社稷的人,袁氏……只怕真到后来,会尾大不掉。”
“汉室……又如何呢。”郭嘉摇了摇头,“无论辅佐谁,真到了那时候,又有谁知道呢?大概我不在意自己辅佐的对象是‘霍光’还是‘王莽’。不过袁本初……至少我的身份,绝不会入他的眼。又何必强去与许子远、逢元纪,乃至田元皓先生强分一炙热羹。”
荀彧默默垂首,似乎在思索些什么,而后长出一口气,问:“那如何相中了袁家的那个临楼作赋的二公子?”
“冲那句‘我爸是袁绍。’至少也算是同道中人。”郭嘉呵呵一笑,“而且我冥冥之中有一种预感……这个袁熙,绝非一般人物。”
“哦?如何个不一般法?仅仅是八岁文采飞扬吗?”荀彧饶有兴趣地问郭嘉。
郭嘉晃了晃脑袋,半晌才吐出一句:“不知道。大概只是一种预感。”
荀彧愕然。作为多年的挚友,荀彧当然不会觉得郭嘉此时是在搪塞自己。那么“一种预感”或许确实真的是来自于冥冥之中的预感吗?荀彧一直清楚自己的这位好友,有着异乎常人的这种“预感”,这种似乎能感受到冥冥之中许多玄奥的感觉,好像总是能指引到事物的要点,而后能再加以梳理和谋划,铸就了身边这个近乎天才的谋士。当然,身边其他颍川好友们,更愿意称呼他为——“鬼才”。
====================
袁熙赶到时只有几名下人在清扫这座袁氏别院中的积雪,袁熙望了望空荡的院落和门前渐渐开始被积雪覆盖的辙痕,拽住一名下人问道:“荀世叔和郭先生他们今日清晨已经离开了?”
“是。”那下人行了个礼,答道,“荀先生说有事急着会颍川,清晨就走了,侯爷昨日吩咐过如果荀、郭二位先生要走,这种小事也不必通秉。”(此处的侯爷是尊称“祁乡侯”袁绍。)
袁熙微微叹了口气,转过身:“回府备马。我要出城,有要事寻荀世叔与郭先生。”
--------------------------
今天的状态看,前朝我还是有更新的心力的。昨天刚刚重拾状态有些痛苦,不过今天行文算是流畅。所以前朝还是努力做到不再断更吧,望大家支持。